“十四五”天津教育強市建設按下“加速鍵”
人民網天津10月29日電 (記者郭維瑾)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課”實踐育人品牌、建成一大批百姓“家門口”的新優質學校、成立20個產教融合共同體……在10月28日舉辦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天津市教委專場”上,市教委主任荊洪陽亮出“十四五”以來天津教育的“成績單”。

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天津市教委專場。天津市政府新聞辦供圖
荊洪陽介紹,“十四五”以來,全市教育系統扎實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教育強市奠定堅實根基,主要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天津獲批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育人體系,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課”等實踐育人品牌。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行動,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全面深化素質教育,體育鍛煉、美育熏陶、勞動實踐、科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扎實推進,2024年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抽測合格率達98.65%,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各項指標落實率全國第一。
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提升教育公共服務質量。從“擴優、提質、補強”三個方面入手,推進國家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建立學齡人口學位預測預警制度,統籌推進學位建設,支持優質學校挖潛擴容,五年新增中小學學位22.87萬個。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輻射引領工程,採取集團化辦學、城鄉結對幫扶、加強區域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等方式,建成一大批百姓“家門口”的新優質學校。南開、耀華、一中等優質校與各區合作共建學校54所,教育集團增至145個。建設30所“品牌高中”項目學校、35所普通高中“強校工程”項目學校及14所綜合高中,形成普通高中多樣特色發展格局。
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打造職業教育發展高地。與教育部聯合印發現代職業教育建設改革《天津方案》,頒布實施全國首部地方性產教融合促進條例,成立10個市域產教聯合體、20個產教融合共同體。推廣“產業園區+職業教育”模式,系統推進專業、課程、教材、教師、實習實訓改革,校企共建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10個。堅持“教隨產出、校企同行”,在23個國家建成25個魯班工坊,主導開發57個專業109門國際化專業課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職業技術教育合作中心落戶天津,職業教育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布局初顯。
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助力提升全市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深入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高校科研經費年均增長15.77%。聚焦產業需要調整學科專業,大力發展新興交叉學科和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新藝科,理工農醫類在校生佔比提高到54.9%。實施“千團千企”融合創新計劃,校企共組“科學家+工程師”研發團隊875個。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一個政策包、一張明白紙、一站式服務”等“三個一”行動,1048家高校企業入駐天開高教科創園,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