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數”說“十四五”美麗天津“生態答卷”

2025年10月30日13:46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天津10月30日電 (記者張靜淇)10月29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專場,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史津交出“十四五”以來美麗天津“生態答卷”,以實打實的“數字”展現綠色發展新圖景,關鍵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

史津介紹說,五年來,全市生態環境持續穩定改善,2024年PM2.5年均濃度38.1微克/立方米、較2020年下降20.6%,優良天數比率73.2%、較2020提高6.3百分點,重污染天數3天、較2020年減少8天﹔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總體穩定,12條入海河流穩定消劣,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今年截至9月底,全市PM2.5濃度33.1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8%,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史津表示,“十四五”以來,天津始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重點從五個方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堅持以打造綠色發展高地、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為統領,全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區域典范。持續完善京津冀生態環保協同機制,聯合發布4批93條措施清單,推動華北區域綜合性危廢集中處置中心在津落地,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同步大幅改善。建設西青區等5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薊州區等5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海河河北段、子牙河紅橋區段、薊州州河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寨上街、中新生態城岸段建成國家級美麗海灣,寧河區獲評聯合國“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和“自然城市”,中新生態城獲批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

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全市煤炭消費較2020年下降155萬噸,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至28.9%。火電、鋼鐵、水泥行業大宗貨物清潔運輸比例達到88%,天津港集裝箱碼頭內部短倒車輛、干散貨碼頭短倒車輛全部實現新能源化。碳市場連續十年履約率100%,創新開展綠電碳排放核減,激勵企業使用綠電、獲減排收益1.4億元,同時實現碳減排400萬噸。

堅持把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作為污染防治攻堅的優先領域。藍天保衛戰方面,推動全市4家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5家平板玻璃和13家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完成提標改造,新能源機械保有量達到3萬台、比2020年翻了一番多,全市績效AB級和引領性企業達到578家,較“十三五”末增加363家。碧水保衛戰方面,市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基本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一口一策”分類整治4700余個入河排污口。淨土保衛戰方面,累計完成151個村環境整治、203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湖海系統治理,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安全保障。圓滿完成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試點任務。打造臨港濕地公園等13個生物多樣性體驗地,5個區域入選國家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全市觀測到的鳥類增至475種。建立覆蓋全市1.5萬家企業的危廢綜合監管信息系統,全市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年使用量較2022年降幅達19.4%。

堅持以深化改革創新為動力,不斷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強化法治保障,推動完善以《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為統領、7部單項法規為支撐的生態環境法規體系。強化政策引領,推進12類建設項目環評與排污許可“兩審合一”,創新實施新建項目污染總量指標“先用后補”“跨區調劑”“差異化替代”。強化科技賦能,7900余家工業企業安裝工況用電設備,重點排污單位實現24小時監控,衛星資源、無人機航拍等手段的“天空地”一體數智化監管體系初步建立。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