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安全屏障護航高質量發展
11月4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市水務局專場,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市保障維護水安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情況。5年來,天津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統籌做好高效利用水資源、優化提升水環境、保護修復水生態、保障維護水安全文章,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水務發展答卷。
水務投資的大幅增長成為強基固本的關鍵支撐。我市搶抓國家政策機遇,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災后恢復重建為契機,實施各類水務工程380余項,預計完成水務建設投資890億元,較“十三五”時期翻一番。水務建設規模創歷史新高。
防洪減災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守護了群眾安全。通過系統治理,全市一級行洪河道堤防達標治理率從2020年的79%躍升至2025年的99%,34條重點山洪溝全部完成整治。憑借完善的防洪體系,我市成功應對2021年夏秋連汛、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等多次災害,實現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四不”目標,最大限度保障了生命財產安全。
城鄉供水保障與節水成效同步彰顯。引江引灤雙水源保障體系持續完善,新增水源儲備能力0.49億立方米、新增水廠供水能力61萬立方米/日,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7%,全市供水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在滿足城鄉供水需求的同時,水資源剛性約束基礎不斷夯實,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非常規水利用4個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2025年,全市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均比2020年下降10%以上,主要節水指標保持全國先進水平。
河湖生態實現從“衰”到“興”的轉變。大運河連續4年水流貫通,永定河連續5年全線有水,京津冀綠色生態廊道功能逐步彰顯。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成效顯著,深層地下水水位連續6年回升累計11.8米,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雙下降”,全市水土保持率達到98.55%。
現代化治理能力邁上新台階。數字孿生建設初具規模,覆蓋重點防洪工程的工情安全監測感知體系、覆蓋全市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基本建成,“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系統初步打造,防汛工作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工程建設管理有力有效,5年來工程質量合格率100%,重點工程單元優良率90%以上,在水利部質量考核中連年獲得A級。政務服務優化提升,水務營商環境不斷增強,“獲得用水”營商環境指標進入全國標杆城市。
市水務局將在“十四五”收官基礎上,科學謀劃“十五五”發展,持續以水務高質量發展護航城市前行,讓人民群眾在水安全保障中收獲更多幸福感。(記者 王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