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打造工業設計聚集區
不久前,位於武清區京津產業新城的京津冀工業設計城展廳正式對外開放。新材料自行車、智能飲水機、手機擴音支架、可折疊烘干晾衣架……一批設計精巧、貼近生活的創新產品集中亮相。
“這些產品基本都出自入駐工業設計城的企業。我們先幫設計公司對接訂單,再邀請其落戶,目前設計城已落地17家企業。”京津冀工業設計城總經理郝杰表示,這種“以訂單引落戶”的模式,借鑒了廣東同天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運營廣東工業設計城過程中積累的成功經驗。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以代工為主的“順德制造”遭遇重創。“訂單突然中斷,沒有自主品牌和設計能力的企業寸步難行。”郝杰表示,廣東工業設計城正是誕生於那次陣痛。如今,這一模式已在全國“復制”設立了12個設計創新園區,京津冀工業設計城是最新且最具潛力的一個。
“從武清區乘高鐵到北京隻需20多分鐘,前往河北省各地也十分便捷。”郝杰說,除了交通便利,更打動他們的是武清區深厚的產業基礎和企業迫切的設計需求——從全國聞名的自行車、地毯、絹花“老三樣”,到正在崛起的智能終端、醫療器械、新材料應用以及時尚消費等領域,大量企業希望通過創新設計來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從去年起,京津冀工業設計城運營團隊深入武清區各行業企業走訪調研,然后帶著需求清單精准對接設計資源。天津市興世達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對接成功的企業。
今年9月,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正式實施,對車輛速度、重量和材質提出新要求。這家年產50萬輛電動自行車的企業急需進行工業設計升級。“之前找設計公司得去上海、深圳,溝通成本高,后期修改也麻煩。現在設計師就在隔壁,推門就能討論。”天津市興世達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王聰表示,京津冀工業設計城從合作資源庫中為其精准匹配了3家專業公司,分別負責車架結構優化、產線升級和品牌策劃,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
據郝杰介紹,其團隊梳理出數十個潛在訂單,涵蓋智能自行車配件、醫療器械結構優化、食品包裝品牌升級、文創產品開發設計等領域,已為入駐企業對接了十多個項目。
庫爾茲庫爾茲(天津)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駐京津冀工業設計城的企業之一。這家德資企業自2012年落戶濱海高新區以來,已服務全國近百家企業,其中京津冀客戶佔比達25%。“我們與廣東工業設計城有十年的合作基礎,他們布局武清區,我們自然成為最早的支持者。”據該公司總經理岳龍觀察,近年來,北方企業家的設計意識明顯增強,“他們開始問‘怎麼讓我的產品自己會說話’”。
在岳龍看來,京津冀工業設計城匯聚了制造企業、高校資源和設計公司等眾多資源,目前,已幫助他們對接了四五家本地企業,涉及醫療設備、電動車輛、酒類包裝等領域。
據了解,京津冀工業設計城吸引了一批來自北京和河北省的設計公司。保定開霧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丁一最近正忙著對接京津冀工業設計城推薦的項目。這家於2022年在河北保定成立的企業,同樣是京津冀工業設計城的首批入駐者。“我們專注設備類設計,如充電樁、科研設備和醫療產品等,京津冀業務約佔總業務量的一半,團隊經常往返於津冀之間。”丁一表示,京津冀工業設計城為他們對接了天津大學的技術團隊,推動傳感器、遙感產品及技術的應用落地,“武清區的生活成本低,但市場機遇一點也不少,這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魅力。”
郝杰告訴記者,京津冀工業設計城正式啟動后,正致力於構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一是通過設計城場地經營獲得收入﹔二是通過提供商業配套服務,協助企業拓展市場、推動產品落地,實現增值性服務收益﹔三是開展創業孵化與股權投資,孵化高成長性項目,構建可持續的價值回報機制。“我們正與清華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美術學院等多家京津冀地區的知名高校開展設計咨詢、共建實踐基地、推動成果轉化、孵化創業團隊等合作。”他說。
從“筑巢引鳳”到“訂單引鳳”,設計不再是單一的美學技術環節,更是吸引年輕創業者的重要力量。它為傳統產業帶來了創新活力,加速區域產業價值鏈升級。(記者 寧廣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