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西青區安居跑出“加速度”

2025年11月06日10:02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安居跑出“加速度”

  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第三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名單,天津市西青區創新推出的“交房即交証”不動產登記模式被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

  一本小小的不動產權証書,是每個老百姓“安居夢”的開始。早一天拿到“小紅本”對於百姓而言,不僅心裡踏實,辦理落戶、入學、融資等也能更及時。瞄准購房者所思所想所盼,西青區以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為切入點,創新構建便捷化、智能化、協同化的“交房即交証”模式,實現了購房人獲得不動產權証書的時間從以往法定30個工作日到“立等可取”的飛躍。

  改革並非一蹴而就。從局部探索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西青區“交房即交証”不動產登記模式經歷了近五年的摸索與實踐。秉持“服務部門多跑、企業少跑、群眾不跑”的原則,將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向房地產開發企業延伸,實行“專班專人專項領跑”,推進“交房即交証”舉措落地落實。區規劃資源局牽頭,通過專人對接、開辟綠色通道、批量報送審批等舉措,順暢銜接住建、消防、人防、稅務、水熱氣電、銀行等部門,全力做好“交房即交証”先行先試工作。2021年4月29日,西青區萬科翡翠大道項目的購房人在拿到新房鑰匙的同時領到了不動產權証書,成為全市首批享受新政福利的業主。

  2022年,依托西青區政務雲平台,區規劃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實現了與住建、稅務、民政等多部門管理信息的實時共享,也讓不動產登記工作實現了由“人工錄入”向“信息集成”的轉變。通過“智慧登記”新模式,西青區在全市率先開展了“交房即交証”線上批量辦証服務,群眾通過手機App便能進行不動產登記的預約申請、電子簽章、人臉比對,“網上辦、掌上辦”,24小時全天候自助辦理,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不跑腿”。

  2022年5月,天津市首個“線上大批量辦理不動產權証”項目——西青龍湖·春江悅茗,實現了289套房屋不動產權証的線上批量辦理,讓群眾不出社區即可領取到產權証書。

  2023年,西青區進一步擴大“交房即交証”覆蓋面,持續推動不動產登記服務改革。當年5月,西青龍湖·天耀作為天津市首個“無紙化登記線上交房即交証”項目完成了交付。該項目充分應用“互聯網+”技術,徹底實現了“全程無紙化辦公,審核審批當天辦結”,不動產權利人通過郵寄到家的方式拿到不動產權証書,做到了讓群眾“一次都不跑”。

  2024年,西青區對“交房即交証”再創新升級,推出了“竣工即交証”的登記模式,全力打造便民惠企“新高地”。在新模式下,區規劃資源局牽頭住建、政務服務等部門採取“管家式”協作機制,幫助企業在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的同時,一並取得《開發項目首次登記証明》,從而實現驗收、交房與領証的零時差、零等待無縫銜接。新模式完善了項目全流程服務體系,為企業節省資金和時間成本的同時,最大限度保障購房人權益。2024年4月10日,西青區保利和光塵樾項目在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的當天,業主也同時領到了不動產權証書。

  “截至目前,我區‘交房即交証’已累計為13個地產項目、共5902套商品房提供了便利服務,同時帶動全市其他區共59個項目、16325戶購房者享受到了新政福利。”西青區副區長龐鐵強說,房屋質量不達標、建設手續不全等是造成購房人長期拿不到不動產權証的重要因素,而面對開發企業的推諉躲責,購房人維權手段十分有限。鑒於此,依托“交房即交証”模式,西青區採取倒排工期、提前介入、同步收取申請材料等措施進一步強化了對新建商品房項目的前置監管,區規劃資源局、住建、消防、人防等部門以“一站式”聯合驗收方式,對項目規劃合規性、建筑質量、消防安全等15項核心指標嚴格把控,切實壓實開發企業主體責任。2021年以來,西青區“交房即交証”項目工程質量驗收一次性通過率從75%提升至98%,業主對樓盤質量滿意度達到95%。此外,西青區還將“交房即交証”納入開發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對申請后無法實現“交房即交証”的開發企業進行約談,倒逼企業更加重視樓盤項目質量,提升服務品質。

  “我們將以此次示范創建為契機,把惠民服務逐步深化,將實踐創新逐步常態化,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高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能力和水平,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現代化的推動提升,切實體現在為民服務、為企解憂的實際舉措當中。”龐鐵強說。(記者 韓雯)

(責編:韓昱君、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