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先診療后付費、檢查結果互認 天津多項衛健舉措讓就醫更便捷

2025年11月15日18:57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天津11月15日電 (記者陶建)2025年1月,天津市衛生健康委發布衛生健康為民服務16項舉措,涵蓋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檢查檢驗互認、門診“先診療后付費”、特殊群體健康保障等多個維度。如今各項舉措落地見效,近日,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部分舉措的階段性進展。

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升級 服務供給持續加碼

在優質醫療資源供給方面,舉措明確“完成市環湖醫院天塔院區改擴建工程及市南開醫院中西醫結合臨床中心建設”。天津市衛生健康委財務基建處副處長趙寶偉介紹,市環湖醫院天塔院區改擴建工程於2025年9月竣工,10月1日正式開診,重點打造神經系統疾病“三中心一平台”(救治中心、培訓中心、醫學轉化中心及國際合作平台),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診療服務﹔市南開醫院中西醫結合臨床中心計劃於2025年11月竣工,建成后床位數將擴增442張,應急狀態下總床位可達近2000張,將更好滿足群眾對常見病、疑難雜症及急危重症的中西醫結合醫療需求。

便民服務提質增效 就醫體驗持續優化

在提升就醫便捷度方面,多項舉措落地見效。檢驗檢查互認方面,舉措明確“緊密型醫聯體內檢驗檢查項目全部互認,市域內醫療機構間互認項目超過200項”。天津市衛生健康委醫政處處長淮明生介紹,截至9月底,天津市域內檢查檢驗互認項目達539項,納入京津冀影像檢查互認機構88家、項目50項,檢驗互認機構175家、項目104項,醫聯體內實現全部互認。

門診“先診療后付費”試點與預交金規范管理同步推進。趙寶偉介紹,2025年3月31日起,全市各級各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停止收取門診預交金,12月31日前將完成存量門診預交金清算退款。截至9月底,已清退門診預交金501.68萬元,入院患者平均預交金額從8403.68元降至7243.77元,住院預交金公示常見病種達3319個。同時,天津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建立就醫信用體系,面向參保門診患者推行“先診療后付費”及信用就醫結算,並建立容錯機制,切實提升就醫便利性。

免陪照護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淮明生介紹,通過多部門協同聯動,天津制定免陪照護服務實施方案及服務規范,遴選15家標杆建設醫院打造“天津樣板”。截至10月,全市68%的三級公立醫院可提供免陪照護服務,覆蓋247個病區、8812張床位,遠超“50%以上”的既定目標,有效解決“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痛點。

此外,天津實現全市各區均有醫療機構提供血液透析服務,其中14個區有2家以上機構可提供該服務﹔通過醫療資源下沉、對口幫扶及人員進修培訓,基層血液透析服務的規范化、標准化、同質化水平持續提升,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質量服務。

特色門診與心理健康服務 滿足多樣化需求

為滿足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舉措明確“每區至少有一家醫療機構開設麻醉門診、疼痛門診、心理門診、睡眠門診等新型門診”。淮明生介紹,目前全市有143家醫療機構開設疼痛門診、47家開設麻醉門診﹔2025年新增心理門診40家、睡眠門診24家,累計分別達69家、32家,實現各區均能提供四類新型門診服務。

心理健康服務持續升級。2025年1月1日,天津在全國首批開通12356心理援助熱線,設置4部坐席、21人接線員隊伍,累計接聽來電21000余通,處理高危來電100余通,成功干預多起極端事件。同時,市、區兩級心理健康巡講專家團開展“四進”活動,截至目前已完成巡講511場,直接受益群眾44000余人次。

特殊群體精准保障 健康服務更有溫度

針對老年群體與嬰幼兒,天津強化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天津市衛生健康委中醫醫政處副處長李濤介紹,2025年為144.19萬名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中醫體質辨識及保健指導服務,管理率達61.23%,達到序時進度﹔為14.31萬名0-36個月兒童提供中醫飲食調養、穴位保健等指導,管理率達92.56%,超額完成國家任務。

應對人口老齡化,老年就醫服務不斷優化。淮明生介紹,目前天津市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比例已超90%,85%以上相關醫療機構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實現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全覆蓋,讓老年人看病就醫更便捷。

健康科普廣泛開展 全民素養持續提升

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宣傳處(健康促進處)處長孟欣介紹,每年6月為“全民健康素養宣傳月”,2025年宣傳月期間,全市組織健康科普惠民活動900余場,5100余名醫務人員參與,線下受眾超20萬,線上互動達900余萬人次。同時,聯合多部門舉辦健康巡講,截至目前已完成市級“健康大講堂”10場、區級149場,預計全年將完成區級160場目標,持續提升居民健康素養。

(責編:崔新耀、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