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市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舉行

目前天津市已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清晨的東疆親海公園,成群鳥兒與游人互動,伴著海岸線上冉冉升起的太陽,形成獨屬於天津的生態畫卷。 記者 劉欣 攝

19日上午,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天津市野生動物馴養繁殖中心、七裡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等單位在天津市七裡海濕地核心區開展救助野生候鳥放歸和魚苗增殖放流活動。 記者 錢進 攝
當前,天津市已全面進入秋冬季候鳥遷徙高峰期,北大港、七裡海等濕地自然保護區相繼迎來候鳥“大部隊”。昨天,2025年天津市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在七裡海濕地自然保護區舉行。冬日暖陽下,13隻經專業救助康復的候鳥振翅重返藍天,18噸鮮活鯽魚被有序投放至自然水域,有效補充魚類資源,改善濕地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秋冬遷徙季,過境天津的候鳥總數預計將突破百萬隻,東方白鸛、白枕鶴等珍稀鳥類種群數量較往年穩中有升。
作為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驛站”,天津市各大濕地自然保護區眼下正上演著群鳥齊飛的壯觀景象。“今年秋冬遷徙季,各大濕地監測的候鳥數量相較往年穩中有升。其中,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單日觀測數量最大值為31萬余隻,其中雁鴨類7萬余隻,骨頂雞6萬余隻﹔七裡海濕地自然保護區單日觀測到東方白鸛最大值2300余隻、白琵鷺3200余隻、花臉鴨5萬余隻﹔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單日觀測到海鸕鹚2000余隻、銀鷗5000余隻﹔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單日觀測到鷺類2200余隻、雁鴨類1萬余隻。整個秋冬遷徙季,過境天津市四大濕地的鳥類預計超過100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濕地野保處處長教效同告訴記者。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天津市監測到猛禽過境數量顯著增加,單次最大觀測到1600余隻猛禽集群,累計監測數量超7000隻。“猛禽作為食物鏈頂端物種,其數量增長從側面反映出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鳥類數量穩步提升。”教效同說。
“這次我們共放飛了13隻被救助的候鳥。其中,1隻白枕鶴、2隻東方白鸛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隻灰鶴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有8隻‘三有’保護動物。這些鳥類在遷徙途中受傷掉隊,被熱心市民發現后送到了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經過專業團隊的精心照料,它們已恢復健康,達到野外放歸標准。”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高級農藝師劉洋介紹。
他特別提到一隻牽動人心的白枕鶴:“這隻白枕鶴是今年1月在濱海新區被市民發現的,當時它處於瀕死狀態,脫水嚴重且無法自主進食。”救護團隊先通過補液、喂食營養劑維持其生命體征,待它身體稍有好轉后,再逐步投喂新鮮魚蝦,還為它實施了翅膀外傷縫合手術。經過數月的康復訓練,這隻白枕鶴終於重新飛上藍天。“目前,中心備足了飼養食材與藥品,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能第一時間完成野外迷途受傷動物的救助工作。”劉洋說。
候鳥的平安遷徙,離不開一張覆蓋全域的“守護網絡”。天津市各濕地自然保護區立足自身特點,構建起“人防+技防”的立體保護體系,為過境候鳥筑牢安全防線。北大港和七裡海濕地自然保護區通過無人機巡護與地面人員24小時值守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巡護范圍與頻次的雙重提升﹔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以專項行動為抓手,嚴格落實《靜海區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強化重點區域巡查﹔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依據《天津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巡護制度》,嚴格開展日常巡護,為候鳥營造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
為讓候鳥“吃得飽、住得好”,天津市借助空天地一體化監測平台實時掌握候鳥動態與濕地水位情況,通過聲紋、影像識別技術研判鳥類種類、數量,適時調整水位,為涉禽打造淺灘、為雁鴨類提供開闊水面。與此同時,加大食物供給,各濕地自然保護區已累計投放魚苗超10萬斤、玉米20萬斤。“今年10月初,東方白鸛的先頭部隊就已抵達七裡海。”寧河區七裡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兆瑞介紹,目前,七裡海已構建起由5架無人機和上百台監控設備組成的智能化巡護體系,累計投放魚苗130萬尾,還為鶴類准備了4畝公益稻和上千斤稻谷,通過收割蘆葦雜草拓展棲息空間、精准調節水位營造淺灘等舉措,讓不同鳥類都能在此找到適宜的棲息環境。
跨部門協同作戰,讓保護力量更集中、舉措更精准。天津市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牽頭,聯合17個市級部門印發《天津市保護鳥類活動和打擊非法捕獵販賣鳥類專項行動聯合工作方案》,明確案件查處、巡查巡護等5大類14項具體任務,並將護鳥成效納入平安天津建設工作內容。保護網絡持續織密,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市農業農村委及公安、市場監管等11個部門建立野生動物保護聯合執法協調機制,進一步規范了案件移交標准、信息共享流程等,形成打擊違法犯罪的強大合力。為有效化解農林漁業生產與鳥類保護之間的矛盾,天津市出台《天津市農林漁業防鳥網使用參考指南(試行)》,明確合規防鳥網的材質標准、架設范圍及管護要求,有效減少了不規范防鳥網對鳥類造成的傷害。
精准監管與高壓打擊並舉,為候鳥筑牢“安全屏障”。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市公安局,結合歷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特點,確定12個重點監管鎮(街)﹔依據鳥類調查監測成果,確定18處保護區外候鳥集中棲息區域,加派巡查力量強化管控。執法人員還聚焦花鳥市場、公園周邊等違法交易活動易發區域開展聯合執法檢查,持續保持對非法交易、獵捕鳥類行為的高壓打擊態勢,讓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下一步,天津市將持續監測候鳥過境動態,針對12月氣溫下降可能出現的水面結冰問題,提前制定應急投喂方案,確保候鳥在津期間食物充足,全力保障百萬候鳥平安完成遷徙之旅。”教效同說。(記者 陳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