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京津冀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办 成立全国首个“环保科技产业创新共同体”
人民网天津6月21日电 (记者张静淇)今天,首届京津冀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主题为“智汇生态 绿创未来”。大会旨在搭建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创新载体,助力京津冀生态低碳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以科技协同创新驱动产业蓬勃发展,担当起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生态环保之为。
作为推动京津冀在生态环保领域走深走实的创新举措之一,全国首个“环保科技产业创新共同体”在本次大会上正式启动。“环保科技产业创新共同体”是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新举措,旨在围绕解决企业绿色发展难题,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集“政产学研金服用”各要素,协力攻关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关键核心技术,一体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效率,构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成为区域生态环保创新技术的“策源地”。
“环保科技产业创新共同体”聚集发起成员单位151家,首批启动运行天津港绿色港口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化工新材料产业低碳协同创新中心、汽车产业高端涂料循环再生降碳协同创新中心、绿色生物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等20个协同创新中心,形成研发经费资金池3.26亿元,重点解决制约区域企业绿色转型的技术瓶颈、资金瓶颈、人才瓶颈、政策瓶颈、资源瓶颈等问题。
现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解读了双碳背景下经济转型战略与路径。他说,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从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两大目标“倒逼”,发挥有条件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三大主体率先达峰“带动”,推动工业、能源、技术和消费四大革命“突破”等四个方面蓄能发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饮水健康关乎国计民生,正确选择饮水方式和饮水水质十分重要,在多元化饮水时代背景下,‘健康水’已成为新的民生热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在会上作了题为“膜法制备健康水的卡脖子技术及应对策略”的主旨报告。他说,我国健康水面临“从源头到龙头”的诸多挑战,技术创新是破解“健康水”制备关键技术的动力。针对新膜制备健康水遭遇的顶层设计欠缺、特殊膜制备的原材料发展欠佳、优质新膜制备难度大、水中矿物质元素保留困难等“卡脖子”问题,侯立安从完善膜技术相关法规标准、开发绿色低碳新膜材料、建设新型 “智慧水厂”等维度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本届大会采取“一会一展”模式举办,低碳环保技术展及供需对接会同步举办。国内50余家低碳节能、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监测、智慧环保、环境服务等低碳环保技术供应商与300余家京津冀三地石油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钢铁冶金等行业有绿色低碳技术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参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