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名中医张智龙
张智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国首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天津市名中医。现任《天津中医药》副主编,全国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中医类国家首席考官,第六批全国师承指导老师,天津市中医重点专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天津市针灸学会副会长。曾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联中医外治操作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病学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市中医病案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脑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从事医、教、研工作近40年来,张智龙在医疗水平、学术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临床上,崇尚经典,强调治病当有规律。对脑血管病提出“脏腑功能失调为治病之本,风火痰瘀为发病之标”,总结出“分期施针遣方”的治疗规律,研制了“动静针法”“养血柔肝针法”和“通脑灵”“中风通络八方”“六藤水陆蛇仙汤”等针法和专方,以及“复脑膳”“分级功能训练法”,形成了针、药、食及功能训练“四位一体”杂合以治的治疗方案。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提出“阳气虚衰,湿阻血瘀”为病机关键,研制了以“项腹针法”施于外,“四法四方”调其内之治疗规律。对血管性痴呆,提出“脑髓空虚,痰瘀痹阻,神机失用”为病机关键,研制了“调神益智针法”和“定志益聪颗粒”。对真假球麻痹,提出“阳虚失煦,窍道不通”为病机关键,研制了“深刺纳阳针法”。对2型糖尿病,提出“脾虚湿盛是其易患因素,脾胃升降运化失常是其病机关键”,研制了“调理脾胃针法”和“调中降糖方”。对代谢综合征,提出“虚、瘀、浊、毒”的病机关,研制了“运脾泄浊针法”和“运脾泄浊方”。此外,对面瘫、痛证、癫痫、肿瘤、哮喘、高血压、皮肤病等亦总结了各自的治疗规律,研制了“意气针法”“调神止痛针法”“八妙柔筋颗粒”“加味过敏煎”“四草四皮方”“淋巴瘤方”“升白板汤”等针方。
张智龙主持及参加完成国家级、省市级、局级课题2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局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北辰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张智龙主编出版著作9部:《汉英对照针灸治疗糖尿病》《针灸临床穴性类编精解》《五味斋医话医案》《细说经络辨证》《名中医教你开药方2》《针法秘钥》《天津市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中医药特色疗法荟萃》《五味斋养生絮话》,参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针灸高级职称考试指导丛书》《脑梗死》《中级中医药师考试题集》等11部,在国家及省市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了国内外硕、博士研究生120余名,师承传授6名,并在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立名中医教学工作室。
在科研工作中,张智龙注重开展临床医疗研究和文献研究,形成了一定规模,逐渐总结出了“循证医学的Meta分析、证候分布特征调查、临床疗效验证、取效机理研究”四位一体结合的科研思路,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管局、天津市科委等各级别课题30余项。作为分管科教院长,张智龙重视解决影响科研创新的机制问题,制定了三项举措,打造多层次、多途径的学术研讨交流平台;健全全方位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工作条件,加大改善设备、经费的支持力度;制定合理有效的科学评价和考核激励机制,使医院实现了“国家自然基金”的零的突破,共立项国家自然基金10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提升了医院的科研水平。
来源:天津市卫健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