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中西医结合大会在津召开
天津市第九届中医药文化健康惠民月同步启动

人民网天津8月10日电 (记者张桂贵)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部署要求,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之际,由天津、北京、河北三地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中西医结合大会于8月10日在天津召开。
会上同时启动了天津市第九届中医药文化健康惠民月活动,该活动是市卫生健康委落实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推进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举措,已经连续举办8年。今年主题为“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看上好中医、用上好中药”,将于8月10日至9月10日在全市22家公立中医医院、26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同开展健康咨询、科普讲座、展览展示等系列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惠民活动。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群众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天津市实施中医治未病、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完善中医治未病和康复服务体系,在启动仪式上为16个市级中医治未病分中心和14个市级中医康复分中心颁发了证书。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栩冬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张伯礼院士、陈凯先院士、李佃贵国医大师、田金洲院士分别就“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多学科交叉推动中西医结合传承创新发展”“中医是传统医学,更是未来医学”“打造中医药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思考”等主题发表了主旨报告。吴以岭院士、边育红教授、侯云龙教授分别就“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气络学说指导下中药延缓多系统衰老研究”“科技创新驱动中医药抗衰老新发现”等主题进行了交流。
据悉,中西医结合大会期间还举办了津门国医讲坛,首届全国名中医陈宝贵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军平教授等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大会同期还组织传染病、耳鼻咽喉科、妇产科等20个专业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西医结合领域专家学者380余人现场参会。
(责编:韩昱君、张桂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