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疆发力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
面朝大海 逐“蓝”而行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提起东疆综合保税区的优势产业,融资租赁、航运产业等必然榜上有名,如今,利用东疆的区位优势,海洋装备、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也在这里茁壮成长。面朝大海的东疆,正加速推动产业焕新,奔涌向前,逐“蓝”而行。
春节前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海卓同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卓同创)的水下监测设备研发制造中心在东疆新质生产力产业园投用,除了测试公司研发的新产品之外,还能为业内合作伙伴提供集成测试和培训等服务。
“海洋科技企业有一项核心需求,就是在新产品成功研发后能尽快开展真实海域环境测试和应用场景开发。”海卓同创相关负责人说,“东疆的浅海岸线有26公里,临近永定河,连接渤海湾,测试条件非常好。除此之外,航运要素聚集,租赁、物流等相关产业高度协同,这些都是我们选择在这里落户的原因。”
国内海洋装备领军企业星天海洋同样看中了东疆的资源优势。农历蛇年伊始,该企业在东疆全资设立了天津知海科技有限公司,将在海洋地理信息数字化处理,海洋探测装备的研发、测试、制造、销售等方面开展业务。
追逐“海洋之蓝”,东疆大力发展轻型海洋装备产业,除海卓同创、星天海洋之外,还吸引了博海深衡、浮点智能、震兑智能等多家行业内“明星企业”落地展业,涉及海洋勘测、探测设备领域企业,水面轻型装备企业等类型。
“我们正在打造京津冀智慧海洋装备测试基地,在应用场景挖掘、产学研合作、产业促进等方面服务海洋企业发展。”东疆工信局副局长李凯介绍,截至目前,东疆向海洋装备企业开放了10万平方米水域和部分泊位,已完成150人次、20场测试活动。
探索“天空之蓝”,东疆积极布局沿海低空经济领域,凭借丰富的海域资源和“干净”的低空空域,受到众多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的关注。
瞄准低空经济这一万亿级市场,东疆新质生产力产业园致力于为企业提供试飞平台,并在适航取证、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目前,东疆初步建立起以东疆音乐广场带动东部岸线“低空文旅”、以新质生产力产业园带动北部岸线“低空测试”、以港口仓储设施带动西部岸线“低空巡检”等多维度的低空场景。此外,还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推动设立华北适航审定技术服务中心,引入航空器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专业试飞测试基地。
聚焦港产城融合发展,东疆海岸线带来的“城市之蓝”也愈发亮丽。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东疆累计接待游客超33万人次,亲海观鸥、冰雪娱乐、邮轮旅游等多点开花,文旅产业拉动区内消费超1700万元。
过去一年里,“东疆海鸥季”“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日出东疆毕业季”等活动和亚洲沙排巡回赛、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等赛事在东疆上演,海风市集、露营基地等设施投用,带来新的消费增长点。随着城市更新行动稳步推进,东疆的旅游、商贸、休闲等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眼下,东疆正在拓展“邮轮+产业”新动能,聚集更多上下游企业,培育更具竞争力的邮轮产业集群。加快打造高品质、高辨识度、高文化内涵的国际化海洋文旅目的地,宜居宜业宜游的东疆迈出新步伐。(记者 马晓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