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老朱进京卖菜记

2025年02月13日09:52 | 来源:天津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老朱进京卖菜记

  说起老朱,武清区下伍旗镇十里八村谁不说这是个“能人”——跟朋友合伙做配餐公司,积累了近300家客户。生意干得好好的,他又跑去给北京餐饮企业送净菜。

  北京的净菜市场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供应格局,想从中分一杯羹并不容易。然而,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愣是让老朱闯进去了。他和朋友合伙开的净菜公司刚成立第二年,就成为绝味鸭脖、滨寿司等知名餐饮品牌的供应商,现在每天往北京的发货量达3000多公斤,占总发货量的一多半。

  这个老朱,是何许人?

  老朱本名朱士臣,天津市合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这家公司成立于2021年,当时,北京不少餐饮企业招工难。相比于“毛菜”,净菜进厨房,不仅能节省人工成本,还能减少约20%的废弃物。于是,他萌生了成立一家净菜公司的念头。

  “公司成立之初就是奔着北京市场去的。”为此,他把公司选在了距离北京仅70多公里的武清区下伍旗镇。

  从团餐到净菜,老朱本以为,同是餐饮赛道,模式大差不差。谁知道,一上手发现,没他想象得那么简单。

  “餐饮企业大多是连锁店,对净菜规格有标准化要求,比如土豆丁要大小一样、芹菜段不能有粗有细。咱当时不懂,按照做团餐的标准切,拿着大小不一的样品就去谈客户了。” 老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笑着说,人工切的,卖相不好,报价还贵,后果可想而知,吃“闭门羹”成了常态。

  市场这边,迟迟打不开;公司那边,一个月就赔掉20多万元。这样下去怎么行?

  琢磨了一段时间后,老朱召集大伙儿开会,只有一个主题——改变。

  “人家嫌弃咱什么,咱就改什么。人家嫌咱产品规格不统一,咱就上设备,把它统一了。”他说,那段时间,他们研发了10多种小型蔬菜加工设备,比如过筛土豆丁的分拣器、切芹菜条和黄瓜条的分条器等。

  2022年下半年,老朱拿着十几种精细处理后的净菜“小样”又去了北京。一家餐饮企业递来的一笔订单改变了他的生意轨迹。

  “那是我们在北京市场的‘首单’,每天要货量只有几百公斤,不但没有利润,一天还赔200多元。”即便如此,老朱还是接下了这笔订单,一送就是几个月。

  对此,亲友不解。放着赚钱的团餐不深耕,非要跑去做净菜,折腾半天还赔钱。“那时候,不少朋友劝我放弃。”他说,“但我认为,客户要先认识咱,才能认可咱,往后会有大订单的。”

  事实证明,老朱“赔本赚吆喝”并没有白忙活。从那以后,他的净菜在北京餐饮圈慢慢地打开了知名度。现在,公司的北京客户达10多家,去年销售额超千万元。“以前是我们找客户,现在是企业主动找我们。”他说。

  市场打开了,公司生意越来越好。眼下,老朱忙得脚不沾地。

  他打开手机备忘录给记者讲起厂里一天的工作安排——早晨7时多,接货。他与数十家蔬菜种植户达成合作,每天一早,近8000公斤的新鲜蔬菜被送到公司。早晨8时,工人们上班。去皮、切割、清洗……全封闭生产车间日产近7000公斤净菜。晚上11时,装货发车。5辆冷链车分别发往天津市区和北京。一般情况下,凌晨2时,车就到北京了。

  “在北京,一宿要配送四五个点位,先去餐饮企业位于大兴和通州的总仓,再去学校和幼儿园。”老朱告诉记者,近两年,做净菜的企业越来越多,竞争越发激烈。在此背景下,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至关重要。

  据了解,他最近正在准备推出新业务板块——鲜切组合菜,也就是半成品。“目前我们已经设计了20多种菜品,希望咱更多的净菜能被端上北京的餐桌。”他说。(记者 宁广靖)

(责编:韩昱君、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