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保理“一个账户两家管” 创新撬动新增量

 全市首单外币结算货物贸易国际商业保理业务落地

2025年02月13日09:54 | 来源:天津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保理“一个账户两家管” 创新撬动新增量

  近日,一批价值10万美元的二手车新能源汽车从天津港启运,发往阿塞拜疆。这些车龄为1年的二手车由天津华图汽车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图汽车)精心采购,销售给海外汽车经贸商。

  与以往不同的是,交易完成后,华图汽车原本2个多月才能拿到的货款,这次只用了一个礼拜。何来如此变化?

  这是因为,盛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业保理)接手了华图汽车的应收账款,提前把货款付给了后者,一举破解了出口企业面临的资金占压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华图汽车的应收账款债权转移给了保理商。也就是说,海外买方的回款应该付给盛业保理。

  但在以往,这样的国际保理业务很难走通。按照“谁出口谁收汇”的外汇管理原则,商业保理公司无法直接收取出口商的外汇回款,导致出现资金闭环管理风险。

  我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国际保理业务“蛋糕”很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其中,出口规模达25.45万亿元。据业内人士分析,我国2024年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应收账款规模约7万亿元,其中,全国国际商业保理融资潜力预计达到千亿元规模。

  “我们高峰时单月出口1000多辆二手车,前期采购得垫付5000多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华图汽车总经理史运昇告诉记者,虽然部分出口企业在银行也获得了贷款,但业务旺季时,订单很多,部分地区回款周期比较长,资金压力较大。此时,如果引入国际商业保理合作,能够大幅提升资金周转率,让大家安心接单、做大业务。

  企业有需求,问题怎么破?

  去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聚焦进一步提升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质效,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增强租赁、商业保理等行业国际竞争力。同年12月,天津自贸试验区印发《关于支持国际商业保理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全国首创“本外币一体专用监管账户+优先受偿权”模式。而该模式正是国际商业保理业务落地的突破口。

  “这个模式解决了‘谁出口谁收汇’与保理商收款权冲突的难题。”据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外币一体专用监管账户是以跨境贸易相关企业名义在银行开立的专门收取保理回款的专用账户,但由出口企业和保理商共同监管,由此既符合“谁出口谁收汇”原则,也通过“一个账户两家管”的方式实现了保理商对账户资金的实际控制。

  此外,这次国际商业保理业务还引入了多重“保险”。其中,盛业保理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达成合作,后者承保前者在受让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后可能面临的风险。盛业保理将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应收账款数额和履行期限、共管专户的账户名称、保理回款金额及预计进账时间等信息,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了登记公示,实现账户及资金特定化和保理企业对账户资金实际控制的占有公示。与此同时,我市司法部门依法保障保理商对保理专用账户内资金享有优先受偿权,解决了保理商在发生出口商账户被司法查封等法律纠纷时,其收款权难以获得法律认可和司法保护的担忧。

  在盛业保理跨境保理项目组负责人谢杭看来,本外币一体专用监管账户打破了传统资金管理的币种壁垒。出口企业无论是人民币还是外币资金流,均可在同一账户体系下得到整合与监控,大大简化了跨境结算流程。优先受偿权则进一步强化了保理企业在风险应对中的主动性,保障了合法权益。“最近,我们在跟头部跨境电商平台谈合作,将依托新模式,帮助中小微商家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他说。

  此次创新颇具复制推广价值。除了二手车出口企业,跨境电商等其他跨境业务企业均可通过这一新模式获得保理融资,提前盘活海外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回流。

  对整个保理行业来说,该探索带来了国际商业保理新场景,推动我市在做优增量中提升行业质量。

  业界称,国际商业保理作为综合性国际结算与融资工具,在稳就业、稳外贸、稳外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商业保理试点地区,我市商业保理资产规模约3000亿元,占全国三成,稳居国内第一。

  国际商业保理业务“跑通”后,我市加力推动“本外币一体专用监管账户+优先受偿权”模式实现“从1到N”。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商业保理公司提出了该类业务需求,相关业务储备量超过10亿元。以政策创新撬动行业新增量,我市商业保理名片更加闪亮。(记者 袁诚)

(责编:韩昱君、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