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天开华苑园厚植沃土打造创新生态圈

2025年02月21日10:13 | 来源:天津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天开华苑园厚植沃土打造创新生态圈

  引入高成长科技型企业333家,入驻企业237家,盘活载体5.5万平方米,新增企业融资额超6.4亿元……自去年2月18日正式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发展布局以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创新生态圈持续优化,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来自天开园的活力基因,正在天开华苑园的创新沃土中深深扎根,拔节生长。

  筑巢引凤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最近,鹏钛存储技术(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丁天洋经常从南京总部到天津出差,实地查看公司在天开华苑园的新项目筹备情况。

  去年3月,这家高性能企业级存储主控芯片和高端企业级固态硬盘存储解决方案市场领军企业,选择在天开华苑园建设新的发展基地,开展研发工作,同时,打造以存储系统为平台的实验基地,进行前沿性适配,未来还将开展后端测试和生产制造等业务。

  “天开华苑园的产业生态和政策支持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鹏钛存储创始人、董事长丁天洋表示,“信创产业是天津高新区的优势产业,天开华苑园不仅有中科曙光、飞腾、南大通用、天地伟业等龙头企业,还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天开华苑园的引荐下,我们正在与中科曙光在数字基建方面开展合作,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今年,全公司瞄准数亿元的营收增长目标。”

  他高兴地告诉记者,除了项目合作,天开华苑园还帮助企业对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并于去年三季度顺利完成融资。丁天洋说:“目前,我们还在对接海河、海泰等其他跟投的产业基金,近期有望完成交割。我们希望在未来3年内,天津团队增加到百人左右的规模,天津鹏钛科技有限公司的年化营收达到5亿元。”

  除鹏钛存储之外,一年来,中电科蓝天产业园、天津市城市共同配送新能源智车网联等项目先后在天开华苑园启动,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创业项目赛迪半导体、余库智能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优质成果转化企业先行医疗、欣遥环保等也纷纷落户。在引入的高成长科技型企业中,来自北京、河北的企业占比近三成。

  为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天津高新区专门打造了创新积分制,目前,“科创积分贷”和“科创积分担”已累计支持300家企业获得26.69亿元的授信,85家企业获得3.2亿元的担保融资。此外,天开华苑园还与天津OTC(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联动,落地天津市首单“孵化器+认股权”登记托管业务,进一步拓展了认股权业务的应用场景。

  搭建载体

  157家创新平台释放活力

  今年1月,天津大学与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在天开华苑园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新一代人工耳蜗设备、先进声音信号处理技术、智能眼镜等视听觉领域的应用,共建脑机智能听觉中心,深入合作攻关核心技术、核心器件和系统装备,并在人才培养与交流、学生实习与就业等方面,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作为我市最高层次的科学研究类创新基地,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汇聚了天津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海河产业基金等“政产学研用金”资源,正在打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高地,目前已在天开华苑园孵化出瑙玑科技、超瑙医疗等5家科技型企业。

  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天开园的良好环境滋养下,天开华苑园的创新平台茁壮成长、蓬勃发展。除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外,这里还布局建设了锂离子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电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创新平台以及天津大学医疗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天津中科先进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57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20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37家,成为一个个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为天开华苑园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天开华苑园高能级研发创新平台,天津市脑机合盈海河海泰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芯火集成电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只产业专项基金先后成立,总规模达12亿元。此外,天开华苑园与国际知名机构科勒资本合作,设立了天津首只国资参与的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

  协同联动

  转化成果“生根发芽”

  去年年底,天津天开发展集团在天开华苑园设立孵化转化平台,位于物华道10号地块。让天开集团企业招商部部长廖健没有想到的是,载体还未投用,就已经被许多想要入驻的企业“预订”了。

  “现在,很多企业想‘排队’进入天开园,核心区的载体不够用,华苑园距离近,产业基础雄厚,有利于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廖健告诉记者,华苑科技园纳入天开园“多点”后,天开集团与高新区科技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共同招商时也配合得更加默契。

  目前,已有8家企业签订了入驻孵化转化平台的意向协议,未来,这里将成为天开园核心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技术成果孵化转化的重要载体。“天开园营造出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为企业打造了全链条的生态圈,接下来我们还要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把创新创业的火苗撒到全市各个角落,让新想法、新概念、新产品不断诞生。”廖健说。

  眼下,天开园2.0版支持政策在“一核两翼多点”实现“熨平”。政策发布以来,天开华苑园从贷款贴息、人才引育等25个方面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支持,2024年,园区企业申请的两个批次共26个项目获得政策支持,并在当年全部兑现。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表示,今年,高新区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天开园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借鉴北京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持续完善天开华苑园科创服务体系,拓展企业创新积分制应用场景,率先探索“先研后股”“先投后股”“认股权”等模式,为天开园试政策、蹚路径,持续强化原始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孵化器、科创服务聚集区作用,开启天开华苑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马晓冬)

(责编:张静淇、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