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城市文化底蕴 打造中外交流品牌
承河海津韵 谱友谊新篇

六百年天津卫喜迎盛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年秋天,中国将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峰会,届时与会嘉宾将齐聚海河之滨。天津,这座文化底蕴深厚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将张开怀抱迎接来自海内外的宾朋,全方位展现天津河海相映、中西合璧、古今交融、开放包容的大都市形象。
“我市文旅系统将按照突出‘上海精神’、中国气派、天津特色的部署要求,做好上合组织峰会筹备各项工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优化文旅服务,精心组织策划高水平文博展览、文艺演出等,讲好上合故事、中国故事、天津故事,让各方宾朋在‘沉浸式’体验‘河海津韵’之中,品味城市文化内涵,感知‘中国味、天津味、现代味、国际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冰说。
古韵悠长 老街刻画城市年轮
“听店员说店里原来的一根大麻花曾创吉尼斯世界纪录,这太有意思了。”在古文化街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果仁张店铺,德国人施伦普试吃新口味,喝茶汤,采购麻花、“长生果”。“这条街上的泥人、年画、天后宫都很有意思,能看到中国古老的民俗,还能品尝到各种小吃。”施伦普被中国传统文化、美食深深折服。
据了解,2024年,古文化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累计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特别是古文化街与鼓楼商业街的点线面串联,让老城厢历史文化“合璧”呈现,成为吸引海内外宾客了解天津文脉、民俗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喜迎盛会、服务盛会,这也是‘津门故里’向世界展示形象的重要历史性机遇。我们将对照国际一流标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服务国际化程度水平,推动景区景点增设多语种标识,培育用好多语种旅游服务团队,以最佳状态迎接八方来宾。”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超说。
“最民俗”的天津韵,藏在最原汁原味的老城厢。“今年,我们还将串联文庙、广东会馆、老城博物馆等文化地标,推出‘老城津韵’特色旅游线路。”王超介绍,南开区将以双鼓(古)地区为核心,以“老字号+非遗”为特色,鼓励非遗店铺推出体验项目,加大对相声茶馆等演艺行业的服务和扶持,使其不断优化演出项目内容,提升中外游客体验感。
洋楼光影 风貌街区演绎世纪故事
春日里的五大道,桃花绽放,草长莺飞,睦南公园的玉兰偷偷笑开了花苞,春意染绿了街巷和小楼。不少“打卡”踏青的游客发现,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五大道悄然焕新,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历史街区展露出更美的风貌。
“让历史风貌街区更具吸引力,优化文旅服务细节尤为关键。今年我们将积极推进五大道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外籍游客提供便利支付服务,发动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参与英文讲解志愿服务。”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彭芃介绍,“一方面,完成五大道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推进五大道街区景观、建筑外立面更新提升,打造湖南路精品步行街。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智慧旅游服务便利化水平,展现热情好客的中国形象、天津形象。”
据了解,今年,和平区将立足全域、全时、全领域,举办“第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打造民园“沉浸式”演艺矩阵等丰富多彩场景内容;结合“咖啡之城”等,深化五大道公园、花园老街、樘院等新晋热点场景建设,加强对“五大道主题巴士”“五大道马车”等知名交通路线服务提质升级。
以文兴业 古法技艺焕新生
“我最喜欢这个‘福运满满上上签’的文创书签盲盒,封口用的还是火漆章,保留传统又符合我们年轻人的喜好。”在古文化街的泥人张世家店,来自河北廊坊的陈霄采购了不少文创产品送朋友。今年,泥人张世家上新了多款彩塑作品,在店铺一隅新设了文创专区,台历、冰箱贴、集章册等特色商品琳琅满目。
“相信传统技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会受到更多海外客人的喜爱。”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张宇说,“泥人张今年将推出更多新作品,在坚持传统技艺精进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时代元素,增强时代表达。”
张宇介绍,3月,坐落在古文化街的新泥人张世家展馆已正式启动装修。除了陈列泥人张世家历代经典作品,馆内还将运用先进的展陈技术,全方位呈现泥人张的艺术魅力以及天津独特的地域文化,让来访的国内外友人“沉浸式”感受天津的人文底蕴,成为展现河海津韵的重要窗口。
天津共有4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5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文化IP自带的“最炫民族风”,更将成为天津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名片。
“作为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遗,天津杨柳青年画可以通过盛会获得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天津杨柳青画社社长黄沛告诉记者,不久前,画社与希腊爱奥尼亚大学进行了交流互访,并在爱奥尼亚大学展示了杨柳青年画,展览期间售卖的年画和文创产品也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
“我们将配合盛会策划一系列活动,包括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创作更富新意的年画产品和文创产品。”黄沛表示,“未来,我们还打算打开国际电商渠道,让杨柳青年画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记者 廖晨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