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信息

宝坻区打造人才“强磁场”:高额补贴+优质平台+贴心服务

2025年05月17日12:36 |
小字号

5月20日,天津市宝坻区将迎来首届“宝坻人才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产才融合发展大会。在5月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旭全面介绍了宝坻区人才工作情况,区科技局、区人社局、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公安宝坻分局相关负责人就各自领域的人才政策举措进行了详细解读。

政策体系完善 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

张旭介绍,宝坻区近年来持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新时代人才奠基计划”“人才九条”等一系列政策,形成了覆盖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体系。在人才引进方面,实施分层次奖励政策,对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落户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对来宝就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为期2年的生活补贴,其中博士研究生每月30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2000元、“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每月1000元。

在创新创业支持方面,宝坻区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个人创业者可申请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额度可达500万元。高校毕业生进行实体项目创业的,可获得最高12万元的资金资助。为鼓励人才交流合作,对高层次人才参加学术会议、学习考察等活动给予最高5万元的资金支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攻读MBA、EMBA等学位可享受最高6万元的学费补贴。

平台载体建设 打造人才发展“硬支撑”

在回答记者关于科创平台建设的问题时,区科技局局长孟晓燕表示,宝坻区着力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坚实支撑。一方面重点打造市级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策源平台,目前全区已有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和95家企业研发机构。另一方面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建成13家市区两级孵化平台,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200余家。同时,组建天津先进动力电池创新联合体等产业加速平台,建设6个中试熟化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主任瞿重光介绍,作为宝坻区“一号工程”,科技城已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和服务体系。目前科技城已入驻经营主体1800余家,形成四大产业链集群。为服务人才发展,科技城重点打造了十大服务平台,涵盖企业服务、金融支持、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在生活配套方面,科技城推出143套人才公寓,加快推动南开中学科技城学校建设,并定期举办人才沙龙、企业家俱乐部等活动,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服务保障优化 营造人才发展“软环境”

在人才服务方面,宝坻区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区人社局局长王宝生介绍,在即将举办的“宝坻人才日”活动中,将同步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招聘会设置政策宣传、求职咨询、引才落户、技能培训展示和企业招聘五个专区,目前已征集810个就业岗位,涵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类型。招聘会还将开通“就业直通车”服务,方便高校学生参会。

公安宝坻分局治安管理支队政委韩富详细解读了宝坻户籍新政。新政重点鼓励六类人群落户,包括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产业工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企事业单位员工、持有效居住证满3年的准市民、创业企业原始法定代表人,以及为宝坻区作出突出贡献者。新政在年龄限制、社保缴纳、纳税要求等方面制定了差异化标准,为各类人才落户提供便利。

“宝坻人才日”活动 彰显城市人才品牌

张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设立“宝坻人才日”是宝坻区人才工作的重要创新举措。通过固定日期开展人才活动,既能够塑造城市人才品牌,又能够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推动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

首届“宝坻人才日”系列活动采取“1+9”的形式,包括一个主场活动和九场平行活动。主场活动将举行人才政策兑现仪式,为创新平台和引进人才发放奖励资金,颁发“宝坻人才卡”和人才公寓钥匙。九场平行活动涵盖科技创新、人才招聘、产业对接等多个领域,包括天开创新沙龙、科技创新攻关赛、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青年人才集体婚礼等特色活动。

张旭表示,宝坻区将以“宝坻人才日”为契机,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为各类人才在宝坻创新创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广阔的平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来源:天津市宝坻区委宣传部

(责编:孙翼飞、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