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暑期校领导培训:以数智赋能教育 筑牢教师发展根基

第41期暑期学校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人民网记者 李丹摄
人民网天津8月26日电(记者李丹)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8月20日至22日,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举办第41期暑期学校领导干部培训班。本次培训同步开通线上参与渠道,对口交流协作地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第6协同组成员单位的教育骨干通过线上方式共同参与培训。
“数智赋能重应用”板块是本次培训的实践重点,该板块集中聚焦和平区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创新成果,六位专家团队成员围绕一线实践案例展开分享。在课程创新方面,“艺术+”跨学科课程依托“彩塑工作坊”项目,融入VR/AR、3D建模等数字技术,构建起“塑・见未来”课程体系;在AI应用推进层面,通过“数字人教学工坊”“智能体研学工坊”等工坊式孵化载体,教师自主打造数字人助手与学科智能体,成功实现从“迎接AI”到“拥抱AI”的转变。
据介绍,和平区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实践专家团队自2024年7月成立以来,已开展一年工作。这期间,团队累计举行14场经验分享活动及多轮专题培训,指导开展创新实践项目156项,为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教师队伍建设是和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和平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明建平在培训中强调,“专家团队的建设始终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展开,通过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切实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动引领作用,助力教师队伍整体能力提升。”
考虑到校长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赋能作用,培训班专门设置“顶层设计促成长”板块。该板块立足学校管理者视角,帮助校领导系统性规划本校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培训期间,和平区内部分中小学、幼儿园校长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围绕“激励骨干勇攀高峰”“助推青年茁壮成长”“拥抱技术‘新赛道’”三个方向作经验分享,为其他学校破解教师队伍建设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明建平进一步提出要求:“校领导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特长,为其设计适配的成长路径,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力争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此外,培训班还邀请两位教育领域专家现场作主旨报告。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申军红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陈丽,分别从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出发,系统阐释了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为和平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明确了方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