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东丽区“十四五”取得新成就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东丽区专场。人民网记者 崔新耀摄
人民网天津10月14日电 (记者崔新耀)10月14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东丽区专场。东丽区委书记贾堤围绕该区“十四五”以来在多领域取得的成绩进行介绍。
“‘十四五’时期是东丽区在挑战中抢抓机遇的五年,也是在转型中寻求突破的五年。”贾堤表示,近年来,东丽区立足科创绿谷、都市新区的发展定位,扎实推进“三新”“三量”重点工作,努力争做经济大区,各项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新进步新成就。
聚焦产业强区,高质量发展的质效不断提升。东丽区以制造业为中心,致力于集聚要素、延伸链条、做强实力,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把航空航天产业作为重点,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建强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依据产业图谱进行精准招商,近两年航空航天产业链产值的增速都在两位数,同比2022年增长60%。五年来,东丽区新培育了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和新能源、轻工、高端装备3个百亿级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接近500亿,以中汽中心、华测检测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8%,较“十三五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聚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持续释放。东丽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焕新,打造充满生机的创新生态。2024年11月,天开东丽园开园以来,东丽区成立天津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设立5亿元专项引导基金,“吃、用、住、行”等配套服务一应俱全,新投入运营载体3.68万平米,237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围绕低空经济、航空航天主导产业,吸引202家科技型企业入驻。五年来,东丽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6家、总数达到608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33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430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倍,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9%。
聚焦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东丽区接连实施了国企改革、经开区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东丽经开区作为天津市6个国家级经开区之一,通过完善运行机制,配齐配强招商人员,持续优化发展环境,解决好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今年上半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24.2%,在2024年度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提高了31个位次。持续加强对外开放,乌兹别克斯坦最大财团海珀集团在东丽建立中国贸易总部,东丽区通过“丝路电商”项目,在塔什干建成天津首个中亚海外仓,3000多款中国制造覆盖中亚市场,同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额从零增长到近4个亿。五年来,全区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5.6%。
聚焦民生为本,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惠民共享。东丽区始终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让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条件,稳就业、促增收,让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五年来,新增就业9.55万人,4.3万还迁群众搬迁住上楼房,改造23个老旧小区,新建15所幼儿园、14所中小学,学位增加2.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11个街道全覆盖。近两年,东丽区每年支持街道园区办一件大事,支持社区办一件关键实事,全力统筹全区各类资源,解决宜家周边道路维修、金隅片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200多个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在全部109个社区建立了“亚楠调解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服务、化解矛盾纠纷;东丽区坚持“大城三管”,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荣获全国文明城区称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