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構建醫療服務多元化監管

壓實醫療機構主體責任,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加大政府綜合監管力度,暢通社會監督渠道。記者7月25日從天津市衛生健康委獲悉,天津市將在推行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相關制度的基礎上,從4個方面入手建立醫療服務多元化監管工作機制,構筑政府監管、機構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醫療服務多元化監管工作局面。
壓實醫療機構主體責任
推進醫療服務全員監管
各醫療機構將建立依法執業自查制度,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全面自查、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日常自查,根據風險隱患、醫療糾紛等情況適時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自查。通過自查自糾自改,教育引導全體醫護人員堅持依法執業,熱情服務。落實自查獎懲制度,醫務人員的依法執業情況納入本人年度考核,並與績效分配、評優評先、職稱晉升挂鉤。
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
推進醫療服務全要素監管
各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和行業協(學)會,將通過組織制定行業標准、規范執業行為、維護行業信譽等方式,推動天津市醫療服務標准化建設,引導各醫療機構和從業人員自律。各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和行業協(學)會還將運用檢查結果,發布典型案(事)例以及醫療技術、藥品器械使用風險警示,對行業內從業人員和機構開展專業培訓和宣傳教育。
加大政府綜合監管力度
推進醫療服務全系統監管
發揮鄉鎮街道、村(居)委會、基層醫療機構公共衛生服務衛生監督協管員的“哨點”“眼線”作用,在一定領域開展聯合執法,強化監管結果綜合運用。各區將結合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查結果、信用評價結果、校驗管理、既往監督檢查、投訴舉報、不良記分等情況,建立醫療機構信用記錄,公布嚴重失信者“黑名單”,並向各區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送守信、失信及獎懲信息,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管機制。
暢通社會監督渠道
推進醫療服務全方位監管
用好12345全市統一投訴舉報平台,暢通舉報途徑,規范線索處理程序,做到有報必查、查必有果。借鑒建立有獎舉報制度的做法,鼓勵公眾提供違法違規案件線索,逐步實現對醫療衛生服務行業的全方位監管。(記者 徐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