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一體化”發展“高質量”作答

2021年10月29日11:07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體化”發展“高質量”作答

  發展猶如一盤大棋局,觀勢謀局落子,協同是制勝要訣。

  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肇始於2014年春天的歷史性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天津著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懷、融入大戰略,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改革開放創新開拓發展新空間。2019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京津冀三省市並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深刻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為天津發展再次指明方向,注入強大動力。

  渤海潮涌,奮楫爭先。牢牢把握“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力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天津參與其中、服務其中、受益其中,在落實重大國家戰略中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邁向新境界。

  這是交通一體之進。多條高鐵通道聯通京津雙城格局加快形成﹔津石高速通車,天津和石家庄之間結束“折線跑”歷史﹔京津冀交通“一卡通”覆蓋全部公交和地鐵線路。“軌道上的京津冀”提速發力,鋪就協同發展的“高速路”。

  這是綠色發展之進。堅持生態優先,實施875平方公裡濕地修復保護、736平方公裡綠色生態屏障建設、153公裡海岸線綜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分類整治2.2萬家“散亂污”企業,藍天白雲成為常態,綠色正在成為天津發展的最亮麗底色。

  這是產業協同之進。“企業出生於北京,成長在天津,兩地優勢互補,發展空間廣闊。”天津濱海新區卡雷爾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尹利說。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僅去年,濱海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1160個,協議投資額超過3100億元。

  產業協作“串起來”,協同鏈條“聯起來”,握指成拳的力量越發強勁。

  以天津之“為”服務協同之“進”,是新時代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路。實踐有力証明,做好協同文章,必須以行動之堅踐行理念之新,拼質量、拼效益、拼結構、拼綠色度,在一體化發展中實現轉型升級、動能成長。

  結構轉型、協同發展,最重要的是創新驅動。“北京中關村有的,這裡有﹔沒有的,這裡創。”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正是這樣一片創新創業的沃土,累計注冊企業2700余家。科芯(天津)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員,董事長胡建龍把企業從北京搬來幾年間,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在京津冀晉蒙的十多個基地投產。更深刻的變化是體制機制創新──政策上,探索把中關村與濱海新區先行先試政策在園區交叉疊加覆蓋﹔機制上,共建共管共運營。這是協同創新結出累累碩果的一個縮影。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找准天津定位、展現天津作為,乘勢而上、奔騰向前,津沽大地激情涌動。抓住信創、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攀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超過7400家和8100家﹔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取得積極進展,更多“跨省通辦”事項實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體化”發展,“高質量”作答。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自覺地把天津高質量發展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中去定位去謀劃去推進,在對接、協同、改革、聯動、聯通上求突破、謀進展,定能闖出寥廓江天,書寫更加壯麗的協同發展新篇章。

(責編:李丹、崔新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