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打通京津冀科創成果“最后一公裡”

2023年05月14日08:25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通京津冀科創成果“最后一公裡”(圖)

  中試實驗室內貼片生產。 本報記者 吳迪 攝

  “如何把實驗室裡的‘生果子’,變成市場需要的‘熟果子’,如何把頭腦中的設計方案、產品雛形變成市場需要的量產化的商品,科技成果有效轉化,是很多中小型科技企業面臨的發展‘瓶頸’。中試平台,就是解決方案。”5月12日,在位於河北區通廣科技園內的中關村(智造)中試服務平台項目現場,中關村硬創空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程靜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據了解,中關村(智造)中試服務平台項目目前已完成運營主體建設,平台運行所需的硬件設備也基本就位,實驗室已進入試運行階段,項目將於本月底實現正式運營。

  記者走進平台實驗室,芯片貼片機正高速運行著,一個2米高名為“庫卡”的大型機械手臂正在對一個汽車按摩座椅進行舒適性檢測,防水壓力實驗室的防水檢測儀正在為一款手表測試其深水抗壓性能……

  “為一部手機主板芯片貼片,一分鐘就能搞定。一款電子按摩座椅的各種檢測數據,我們能從不同維度提供上萬次的檢測報告。”中試項目實驗室主任南欣介紹,“對於科技型企業來說,原創成果走向產業化的過程中都需要中試平台,對產品進行反復檢測並不斷改進。”

  “一家科技型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建立中試平台成本太高。所以,我們要建立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中試平台,打造科技服務業的新業態,做科技成果轉化的‘擺渡人’。”深耕科技企業一線多年,程靜調研發現:科技成果通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可達80%,未經過中試則成功率隻有30%。“中試服務平台是推動產品和技術商業化的必經過程,是創新成果向生產領域轉移的重要抓手,更是鑒定和評價科技成果價值的最佳手段。”

  中關村(智造)中試服務平台項目是由河北區政府委托區屬國有企業──天津市創佳時代科技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中關村硬創空間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設的合資企業,利用天津市河北區新大路185號通廣科技園16號樓一層,合力打造輻射京津冀的中試服務平台。

  “河北區交通便利,通廣科技園具備大型設備與人一體化辦公的條件,河北區政務服務的‘河北速度’也與我們企業理念相吻合。”程靜坦言,對企業落戶河北區的未來充滿信心。

  “平台主要針對核心技術型企業在產品研發、中試、市場化過程中遇到的痛點和難點,開展敏捷制造快制、產品創意工業設計、技術研發方案設計、檢驗檢測標准認証、產品中試中小批量、協同創新科技服務、市場推廣產品營銷等600個類別3000多項資源與全鏈條服務,我們稱之為‘北斗七星’一站式硬科技服務,原來一個企業完成這些工作需要2至3個月時間,現在7天就能完成。這將大大縮短企業和科研院所的研發和成果轉化周期。”中關村硬創空間集團副總經理胡建偉告訴記者。

  據介紹,該項目還將同時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平台、產業投資基金等一系列服務平台,形成一個以“企業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聚集“總部基地+公共服務平台+上下游產業+應用創新孵化”的全鏈條產業生態布局。

  “該項目投入使用后,對於加快河北區智能制造領域發展,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不僅將為河北區聚集培養一批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領域的優質企業,更將推動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落地,形成具備立足河北區輻射京津冀的一站式硬科技服務生態。”河北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鄭貴忠說。(記者 宋德鬆)

(責編:崔新耀、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