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以“綠”為底 從五方面為制造業注入新動能
天津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十項行動·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晒出”了近年來本市綠色制造發展的“成績單”。市工信局局長尹繼輝介紹:“近年來,我們深入貫徹實施綠色制造工程,以重大工程、項目為牽引,以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為紐帶,帶動綠色技術推廣應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轉型,讓企業發展底色更綠、底氣更足。”
“成績”如何,數字見實力。截至目前,本市已組織實施6項國家綠色制造重大工程項目,培育9家國家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10家企業60余種國家綠色低碳產品、105家國家綠色工廠、35家國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家國家綠色工業園區……對全市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同時,引導企業主動從“要我低碳”向“我要低碳”轉變,實施了一批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改造項目。“以綠色工廠為例,已累計投入資金26億元,實施780余項綠色改造項目,實現節能92萬噸標煤,節水140萬噸,減少碳排放680萬噸,產值規模突破4000億元,帶動制造業綠色低碳整體水平提升。”尹繼輝說。
以“綠”為底,為制造業注入新動能,天津將從五方面發力。一是建立完善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市工信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本市加快制造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統籌部署推動相關工作。二是協同構建綠色低碳升級改造政策體系,統籌用好中央和本市各類政策,支持引導企業實施綠色升級改造。三是持續打造綠色制造標杆,完善國家、市、區三級培育和動態服務機制,力爭每年新增國家級綠色制造單位20家左右。四是建立數字賦能綠色制造引導機制,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綠色制造領域的應用。五是完善綠色低碳產業發展促進機制,培育一批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主題園區、綠色園區等,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產業集聚發展,打造綠色增長新引擎。(記者 史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