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京津冀三地高蹺隊伍在天津交流展演

2023年06月08日10:21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踩著老高蹺,走出新姿態(圖)

  日前,2023年京津冀高蹺交流展演在津南區小站鎮舉行。來自三地的8支高蹺隊伍同場競技,各展所能。如此集中的高蹺展示業內少見,現場表演與專家點評結合的活動方式,讓觀眾在高蹺鑼鼓鏗鏘的“熱鬧”中,一探傳統民間藝術的“門道”。

  手眼身法步 把人物“走”出來

  高蹺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表演形式。參與此次活動的隊伍,均來自三地的非遺項目,表演各具特色。有的陣容齊整、音樂優美,有的文蹺武蹺結合,有的進場方式考究具有舞台藝術感覺,還有跟頭利落的“小英哥”、倔強扑蝴蝶的“公子”等人物,都讓人印象深刻。觀眾袁先生略帶驚訝地說:“以前看高蹺都在年節,演員敲敲打打扭一扭,大伙兒看個熱鬧。這次集中仔細看,才知道高蹺表演也是有人物、有情節,感覺很有‘門道’。”

  葛沽長樂老高蹺隊表演了一段“公子扑蝴蝶”,整段節目既有扑抓蝴蝶的情節表演,也有穿著高蹺倒立、跳躍過人等技巧。負責人胡亞培介紹,高蹺裡的“公子扑蝴蝶”是一個正式的表演體系,分為三撣、三扑、三捏等程式化表演。情節上,蝴蝶不會讓公子抓住,那麼公子就會越來越著急,蝴蝶落在地上,公子就往地上扑,圈裡有句話叫“公子倒立蝴蝶來”,所以,倒立的動作不是單純賣弄技巧,而是有層次的情緒遞進才有的動作。

  來自河北省安新縣的邵氏高蹺屬於武高蹺,雖側重炫技,但一些技巧也與內涵意義相輔相成。負責人邵海南說:“比如蹦板凳,就有一層含義。我們的高蹺講的是‘十二妖仙’故事,板凳就好比一座大山,蹦過去,就代表翻越高山、修煉成仙。”

  邵海南坦言,相對武場技藝,文場表演更具有難度。武場比較看重體力、爆發力,文場考驗的是內力。唱戲可以用唱、念來表達,可是高蹺基本都靠肢體語言。不同人物有不同的“扮相”,也有不同的“走相”,這就需要演員通過手眼身法步,把人物“走”出來。

  高蹺有新人 “走”出新姿態

  在各支表演隊伍裡,葛沽長樂老高蹺的隊伍顯得年輕化。同一個節目,少年人走一遍,小朋友再走一遍,彰顯薪火相傳。“我們這次派出的也是‘老少班’。”胡亞培解釋:“一部分是2015年加入的孩子們,現在已上中學,掌握得相對多一些﹔另一部分是通過非遺進校園剛剛開始學習高蹺的小學生。雖然他們年紀都不大,不過在隊伍裡也是兩代人了,所以稱得上‘老少班’。”

  胡亞培是“80后”,在團隊裡承上啟下。現在,整個隊伍裡上至七八十歲的長輩,下至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大約100人。“葛沽長樂老高蹺隊傳承有序,而且人們都是無私的,不要報酬。”胡亞培說。

  邵氏高蹺是一支傳承有序的職業高蹺隊,還曾登上央視春晚舞台。傳至邵海南已是第四代,他也隨著傳承推動創新。比如技巧上借鑒街舞,綁著高蹺趴在地上做“鰻魚”動作,還有連翻、后翻、前空翻、前手翻等高難技巧,都是在邵海南這一代創出來的。

  邵海南的高蹺技藝雖是家傳,但他並不保守。他坦誠地說:“我有五六十個徒弟,來自河南、山東、陝西、天津等很多地方。我不收費用,來了就學,學會了也可以隨時走,隻要你愛好高蹺、不怕吃苦就行。高蹺藝術本來就是屬於中國的,我個人沒必要有所保留。更多人學會了,高蹺就能得到弘揚。”

  突出本土特色 為非遺注入潛力

  此次活動中,潘志濤、周萍、王鴻昀等民族民間舞蹈專家直言,這些高蹺隊伍表演的情緒、節奏、技巧、韻律、編排等方面細致講究,令人深感高手在民間。同時,專家也提出,非遺傳承發展,既要繼承傳統的規矩、動作、技巧,也要有所創新。比如有的隊伍融合了街舞表演,類似這樣有機融入、借鑒其他藝術元素或技藝,就是在給非遺注入發展潛力。另外,總覽各支隊伍的服裝,感覺大同小異,如果能突出本土特色,將之融合到高蹺隊伍的服裝乃至表演等各方面,也會帶來推陳出新的可能。(記者 劉莉莉 文並攝)

(責編:唐心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