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區實施10大項32子項區級民生工程

“今年以來,我們按照‘3+1+1’工作思路,著力構建‘幸福武清’評價體系,謀劃實施了10大項32子項區級民生工程,持續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6月20日,在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武清區副區長杜全勝介紹了武清區在5個方面持續用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舉措。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武清區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著力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今年新建2家創業孵化基地,打造3所基層就業服務驛站,成立人力資源和勞務派遣產業聯盟,組織400場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年底前實現新增就業3.6萬人。
持續優化養老服務設施布局,不斷完善“一刻鐘”養老服務圈。武清區今年將升級改造6所鎮級養老服務綜合體,完善智慧養老服務平台,拓展居家養老服務功能。加快健全多層次社會救助體系,確保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切實“兜住兜好”困難群眾的民生底線。此外,武清區力爭全年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參保59萬人以上、基本醫療保險參保98.35萬人以上。
加大資源配置,著力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武清區今年正在建設11所幼兒園和中小學校,建成后新增學位13080個﹔同時,加快實施區人民醫院三期工程建設﹔推動至少15家鎮街衛生院達到國家胸痛救治單元標准。
武清區今年將大力推進安居工程,加快建設大黃堡濕地生態移民工程、泗村店還遷房、河東片區棚戶區改造等項目,近5400戶居民將喜遷新居。實施41個65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推進10個小區燃氣管網改造,完成50戶以上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持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高標准推進56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5個鄉村振興示范村、68個經濟薄弱村基礎設施、43個村污水處理設施和100公裡農村公路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
此外,武清區緊密結合大運河文化生態發展帶、“新商圈”建設,舉辦群眾文化體育節,推出“遇見·運河”文化創意集市、“墨香運河”京津冀書畫作品展、“運河記憶”文學沙龍、V1汽車世界賽車嘉年華、創意米蘭藝術節等系列活動。(記者 辛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