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區政務服務改革破浪“出圈”

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規定動作”精准到位,“自選動作”給力出彩……日前,天津市和平區政務服務改革因創新、高效、暖心而“出圈”,得到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點贊。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和平區政務服務辦公室在完成全市“馬上辦、一次辦、集中辦”統一動作的基礎上,開設“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專窗,首創“醫療機構執業登記”“公共場所設置牌匾”等10余項高頻“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同時,持續拓展場景范圍,聚焦辦理量大、辦理頻率高的政務服務事項,推出“社保個人繳費”“新參保人員社保卡制卡”“殘疾人証辦理”“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失業金申領”等惠及民生領域的“一件事一次辦”。
和平區新近開業的商業體──印象城方面對此深有感觸。開業前夕,和平區政務服務辦公室組織專班現場服務,量身定做審批流程。通過“一件事一次辦”,將營業執照與食品衛生許可証、公共衛生許可証等5類許可証聯動辦理,實現“准入”與“准營”並聯審批。印象城相關負責人統計,整體審批時間壓縮40%,審批環節減少50%,印象城簽約商戶對此無不稱好。
記者從和平區政務服務中心獲悉,今年以來,為了落實減稅降費,打造涵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鏈,和平區稅務局數字賦能稅惠紅利,推出了“一雲多端”的征納互動新模式。依托“津稅通”征納互動雲服務平台,舉辦“雲上+”課堂20場,截至目前,累計觀看3萬余人次,不斷優化“雲上講”“雲上辦”“雲上享”,讓納稅人“足不出戶”即可更快更便捷地享受稅費優惠政策,確保相關稅費優惠政策精准落地、直達快享。
“在和平區稅務部門的主動輔導下,我們第一時間收到200余萬元的留抵退稅款,為今年演出全面恢復幫了大忙。”天津開心麻花民園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張女士告訴記者。由於去年演出行業持續低迷,這家坐落在民園廣場的演出公司出現資金周轉壓力。和平區稅務局想企業之所想,推出個性化“稅惠菜單”,專屬稅管員把留抵退稅政策優惠禮包主動送上門。
在“放管服”改革、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上,和平區持續發力,大力實施個體工商戶激發活力專項行動,盡心潤苗,護航發展。和平區市場監管局依托“津心辦”“一窗通”等平台創新推出“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簡易流程”,實行全域就近申請注冊便利化服務。截至目前,和平區個體工商戶總量提升至 20780戶,較去年同期增長12.3%。同時,針對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該區還深化普惠金融服務,建立金融行業主管部門、職能業務部門、各街道社區、金融機構“四方聯動”機制,推廣信易貸、“津心融”融資平台,讓“金融活水”滴灌滋養這些經濟“毛細血管”。(記者 岳付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