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應急管理局事務中心:及時傳“汛”息 當好“預警員”

眼下正是防汛抗洪的關鍵時期,實時數據的收集、重要指令的傳遞、防汛物資的調運和接收……此類事務性工作都集中在天津市應急管理局事務中心(以下簡稱事務中心)。這裡雖不是防洪搶險“第一線”,卻稱得上是信息流轉的“主戰場”。
“確認蓄滯洪區水位數據”“再問問轉移安置點的情況”……在事務中心,大家盯著電腦仔細查看信息、比對數據,電話一個接一個,不停地溝通著一件件具體事項。等待採訪的過程中,記者了解到,事務中心負責防汛、森林防火、防災減災等6項業務,目前,黨員干部兵分兩路,一路“抗洪”、一路“看家”。“抗洪”組日夜奮戰,與市防指成員單位,各區、各部門24小時保持聯絡,及時傳遞“汛”息,為指揮部科學決策部署提供支持、為統籌推進重點任務提供指導。
事務中心防汛科科長萬益負責防汛任務信息的統籌協調,他持續奮戰在指揮調度一線,上傳下達,聯通各方,確保各條指令高效執行。“從7月26日開始,我們一直處於‘連軸轉’的狀態。因為信息隨時進來,信息不停、數據不斷,人員就必須‘在線’。”
“每天大概有上萬條涉及隊伍、物資、指令的防汛抗洪信息匯總到事務中心,我們先要查閱、甄別、研判,經過梳理后,形成情況簡報,上報給指揮部。”事務中心減災救災科科長王鑫告訴記者,當日數據每1到2小時更新一次,這意味著,每1到2小時,他們要把這些工作重復一遍,而且部分信息中提到的節點還要進一步排查,確認是否存在隱患。
作為天津物資調撥、申請和接收中央物資的聯絡員,事務中心信息統計科副科長薛峰坦言,這幾天說得最多的就是:“有問題隨時給我打電話。”當有物資調撥,薛峰會反復確定收發庫雙方聯系人、送達時間、卸車人員信息等。用他的話說:“多晚都等著,直到物資安全送達、押運人和我確認交接完畢,我才能踏實。”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近期,事務中心的黨員干部一直在崗,基本沒回過家。“我們互相打氣,常說,‘你不走,我也不走,一起奮戰’‘累了說一聲,換我’。這就是工作中最平常也最溫暖的對話。”事務中心辦公室副主任馬佳感慨道,大家努力當好“預警員”和“先鋒員”,守護一方安瀾。(記者 王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