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河東區二號橋街道福東北裡社區黨委:“三進四必”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

2023年08月17日09:51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三進四必”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

  “誰說老子打兒子不犯法,您以后要是再對孩子動手,根據《民法典》我們要嚴肅批評你。孩子是親生的,您也盼著他好好長大,有出息不是?!對待孩子還是要耐心。”一大清早,徐曉嫻剛走進工作室,就迎來了在派出所挂了號的“凶爸爸”老陳定期來交“親子作業”。她遞上一瓶礦泉水,耐心聽老陳述說和小陳經過調解后逐漸和緩的親子交往情況。

  徐曉嫻身兼數職,既是天津市河東區二號橋街道福東北裡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同時也是一位人民調解員,還是河東區首個個人調解品牌“曉嫻調解工作室”的負責人。坐在一旁聽徐曉嫻調解群眾矛盾的故事,的確有一種春風化雨般的魔力。

  治理之道,莫要於安民。近年來,河東區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打通最后一公裡”為目標,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根本的問題,筑牢平安建設根基。二號橋街道福東北裡社區黨委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方式創新,總結“三進四必”基層調解工作法,主動融入社區治理格局,不遺余力化解群眾矛盾,解決群眾難題,贏得群眾口碑,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察民情、聽民聲

  “軸心”作用“強基固本”

  “群眾在哪裡,社區黨組織就出現在哪裡﹔群眾需要什麼,社區黨組織就幫什麼”。

  翻開徐曉嫻的調解檔案,裡面記錄的事真是五花八門,仔細梳理后發現都是瑣事。比如,鄰居在單元入口處加設一扇防盜門,有人覺得這樣安全,有人覺得這樣礙事,為此鄰裡間就這道門產生了矛盾。再比如,夫妻間有了隔閡,既非一方出軌又非感情破裂,根本原因就是妻子嫌丈夫平日太懶。還比如,一戶居民遇到舊房拆遷,因拆遷款金額分配問題與母親產生了分歧,進而引發嚴重的家庭矛盾等等。

  “這些問題都要推到法院去解決嗎?大多數鄰裡糾紛、家庭矛盾爭的就是一口氣,給居民順順氣,把問題掰開揉碎地講清楚,也就解決了。”徐曉嫻指了指一旁的《人民調解協議書》說:“不到關鍵時刻,它派不上用場。”又指了指一旁的《民法典》說:“關鍵時刻,就靠它給老百姓化解難題了。”

  作為社區治理“帶頭人”和“曉嫻調解工作室”的負責人,徐曉嫻帶領“兩委”班子成員,發揮黨組織軸心作用,將社區黨員組織起來、教育起來、引導起來,成立“紅色調解”志願服務隊,組織黨員讀原著、學原文,學黨史、講黨課,學政策、作貢獻,舉辦“學習身邊榜樣”主題黨日活動,在思想上引領群眾﹔成為民情民生速遞員,在工作上貼近群眾﹔成為綜合服務保障指揮員,在生活上關心群眾。

  解民憂、紓民困

  “三進”服務“春風化雨”

  在福東北裡傳播著這樣一句話:一人在調解、眾人獻良策。這裡的“眾人”包括9名老黨員組成的“紅色調解”志願者團隊,包括社區裡的法律工作從業者,還包括廣大居民群眾。

  “紅色調解”志願者李維辰在日常巡視中發現,有一棟樓的半面牆都有被水洇過的痕跡,於是及時把問題上報給了居委會。經多輪排查后發現問題:在樓頂處,排水口附近有一道裂口,下雨時,一部分雨水順著管道排走,還有一部分進入了牆體。

  老房子沒有維修基金,修繕費用需要業主公攤。徐曉嫻咨詢了報價,整體費用約3000元,平均每一戶需要花500多元。這時分歧就出現了:有的住戶極力贊成,有的家庭因為准備賣房而無心打理,有的家庭不想參與,還有的家庭是租戶需要聯系房主。因為意見不統一,鄰裡間相互抱怨,產生了矛盾。

  就在此時,社區黨委書記徐曉嫻立即變成人民調解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講清這件事的必要性。對准備賣房的那戶人家,徐曉嫻說:“您把房子修好了是不是能賣個好價錢?如果漏水的房子賣給人家,人家會不會反過來告您欺騙呢?”針對向徐曉嫻要法理依據的居民,她拿出《民法典》逐條梳理,最終將這一困擾群眾的問題解決了。

  “一些看似瑣碎的民生小事,對老百姓而言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做群眾工作就要從群眾的利益和需求出發。”徐曉嫻說,“我們堅持‘三進’,即調解工作室駐進黨群服務中心,調解員進網格,調解工作進百姓家庭,在拉家常、敘家事中,及時解決家中涉法難題。”截至今年上半年,徐曉嫻和她的團隊共開展矛盾糾紛排查256次,成功調解矛盾糾紛62件,涉案金額近1.5萬元。

  順民意、贏民心

  “四必”宗旨“潤物無聲”

  “有一棟樓的2層居住著兩戶高齡老人,為了方便他們安全下樓需要在樓梯間安設扶手。”78歲的社區居民王書哲是一位黨齡超過50年的老黨員,也是熟悉社情民情的“紅色調解”志願者,他向徐書記報告了最近在社區裡發現的新問題。

  “通過和徐書記一起學法,我們意識到這件小事需要征求其他居民的同意,這是法律規定的,畢竟安裝扶手要在其他業主家的外牆上打眼。”王書哲跟著挨家挨戶走訪,做好宣講工作並不斷征求意見。鄰居愉快地答應了,老人們出門也方便了,“兩好並一好”,鄰裡間更加和睦了。

  “重點人群必訪,小巷輿情必知,見面匯報必做,為民之心必誠,是我們提出的‘四必’。”徐曉嫻介紹說,社區黨委定期召開重點群體糾紛研判會議,幫助有困難的群眾解決后顧之憂﹔調解員在日常巡邏中聽到看到的問題必須第一時間反饋給社區黨委﹔定期在社區公眾號、微信群公示工作進度,及時“向群眾匯報”﹔黨員帶動亮身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

  “福東北裡社區黨委創新‘黨建+法治’調解工作品牌,深化黨建引領推進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發揮‘曉嫻調解工作室’作用,成為社區調解的‘入門通’、服務群眾的‘金鑰匙’。今后,我們將繼續深入了解群眾需求,總結推廣基層經驗做法,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河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姚榮成說。(記者 宋德鬆)

(責編:李丹、崔新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