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寶坻爾王庄鎮:下好“四步棋” 用活積分制

2023年08月21日16:48 |
小字號

近日,天津市寶坻區爾王庄鎮黃花澱村積分制“福袋超市”擠滿了人,“福袋”兌換活動正火熱進行。“一瓶花露水20個‘福袋’,一塊香皂15個‘福袋’,手裡還剩5個‘福袋’。”村民劉景來高興地把自己兩個月來參加志願活動的成果和周邊群眾分享。黨支部書記董浩跑前跑后滿臉汗水,但滿心舒暢,信心十足。“每月組織3次集體活動,到目前共集出了1200余個‘福袋’,吸引230余人次參加,活動效果一月好於一月,群眾熱情高漲前所未有。”

像黃花澱村一樣,鄉村治理積分制在爾王庄鎮其他村也得到了積極響應。今年以來,爾王庄鎮黨委以調查研究為切入點,堅持統籌推進的原則,突出黨建引領的核心,夯實群眾參與的基礎,大力推進鄉村治理積分制,讓“小積分”釋放出了“大能量”,“新模式”帶來了“新變革”。

下好調查研究“先手棋”

提起積分制,小高庄村黨支部書記劉連國深有感觸。“積分制我們實行了3個年頭,尤其今年效果最好,原因就在於有一個積分項目符合群眾意願,積分獎勵有力量不過度,兌換過程簡便易行的積分方案。”劉連國所說的方案就是今年初鎮黨委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搞出來的《爾王庄鎮鄉村治理積分方案》。“以前積分制是在基礎分之上再加分,與群眾參與程度關系不緊密,積分制成了變相的福利,村裡負擔重不說,村干部工作量大了不少,大家沒有積極性。”劉連國進一步解釋。

找准問題所在對症下藥,通過對內轉遍各村問需求,對外比照先進學經驗,鎮黨委重新修訂的《積分方案》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全民參與評定、入戶打分的老辦法,調整為發布志願服務活動,群眾自願參與,自覺接受積分制管理的新措施。針對村民自治的重點任務和突出問題,設計包括學習培訓、遵紀守法、志願活動、環境衛生、家庭美德、公益事業、移風易俗、興業致富、文化活動、誠實守信在內的十大類積分項目,並進一步優化獎勵措施,實現由單純積分換獎品到以積分換獎品和積分換榮譽相結合的轉變,讓參與者既有物質獎勵,還有精神獎勵,既得到了“實惠”,還賺足了“面子”。

“一村一亮點、村村創品牌”也是爾王庄鎮推行積分制的一大特色。按照鎮裡的總體安排,各村把培育村庄文化與推行積分制有機融合,依據村庄治理主題,面向全村廣泛征集村庄治理宣傳語和形象logo,把單調枯燥的數字變成生動有趣的卡通,把按部就班的工作變成富有特色的鄉村治理積分制村級品牌。通過深入思考、上下結合,馮家庄村“紅心相馮”集“紅心”、黃金庄村“幸福黃金”集“金稻穗”、黃花澱村“和美黃花澱”集“福袋”3個積分制品牌率先產生。

緊接著,其他23個村堅持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一個個村級鄉村治理品牌相繼而生。閻皮庄按照“善行閻皮”的文化內涵,確定了集“善”的形象標識。小龍灣以“筑愛龍灣”為主題,以“龍珠”化身為“積分”。李家河村“桃李芬芳”集“桃花”、潘套村“初心如磐”集“心”、爾王庄村“添一份努力,留一點印記”集“印章”、鄭貴庄村“和合為貴”集“荷花”、於家堼村“一家親、一條心”集“石榴”等鄉村治理積分制特色品牌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

“將村庄事務量化為集‘花朵’指標,讓‘一朵花’涵蓋鄉村治理諸多內容,既調動村民參與村庄治理積極性,又以文塑魂、以文崇德、以文聚力,起到促進鄉村文明建設,為鄉村治理起成效的作用,這就是我們景家庄村‘景上添花’集‘花朵’的內涵。”村專職黨務工作者馬帥這樣解釋他們村的積分制。

下好統籌聯動“全盤棋”

隨著《爾王庄鎮鄉村治理積分制實施方案》的出台,全鎮的鄉村治理積分制工作也進入了新階段。

馮家庄村是三個試點村之一。談起試點過程,負責積分制的支部委員於菲菲的話一語中的。“萬事開頭難,群眾不願參與,什麼都是浮雲。”為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馮家庄村以“一老一小”作為切入點,組織策劃“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很快就把群眾聚到了黨群服務中心。“最近我們搞了一次環境衛生清整積分活動,讓小手拉大手,效果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成功。”這次活動讓於菲菲一說起來就合不上嘴,“孩子們為了得到更多的‘紅心’,拉著長輩兒全家總動員,垃圾、煙頭、塑料袋,收拾了個精光。大人們都說以后搞衛生別再花錢雇工了,就讓孩子們上,既上了勞動體驗課,又有十足榮譽感。”

同樣作為試點村,黃金庄村黨支部書記李秉陽也有著自己的體會。“合理設計積分項目是體現積分制價值和百姓參與程度的重要考量。”這個村邊摸索邊總結,推動積分制與村庄治理深度融合。結合防汛除澇、安全生產、垃圾分類等村級事務,黃金庄村開設了“五彩課堂”系列活動,以知識競賽、集中培訓、現場檢查等形式,通過集“金稻穗”把群眾吸引過來。針對人口少、人心散的狀況,他們還經常性開展各類文藝活動,搭起一方百姓增進交流、融洽感情的舞台。說起效果,李秉陽舉了一個例子很有說服力,“村裡一個老人以前沒事總是找茬挑刺、上訪告狀。積分制后,我們有意識地用積分制引導他轉變思想。現在,老人幫人理發、為村裡澆花養護,處處為村裡事添柴加火。”

黃花澱村黨支部書記董浩談起試點經驗也深有感觸,“積分制能夠持久有吸引力,積分兌獎環節的公開透明也很關鍵。”這個村成立了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積分制工作,活動內容向村民征集,活動時間提前發布,活動過程有記錄、有簽字,活動結果有公示、有監督,充分保証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雖然推行時間不長,但積分制帶來的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卻是顯而易見。村民劉春龍拾到一條金手鏈,孫立偉撿到一部手機,都主動交到村委會,兩個人也因此獲得了10個“福袋”的積分。

3個試點村的首戰告捷為接下來的大兵團作戰夯實了基礎,堅定了信心。又有17個村作為鄉村治理積分制的第二梯隊跟緊靠上,主動作為,用“小積分”撬動“大治理”。

更好的局面出現在最近,一直猶豫不決的5個村看到其他村積分制的實踐紅紅火火,村裡各項活動風生水起,群眾熱情與日俱增,也下定決心,后發快跑,加入到鄉村治理積分制大部隊之中。這5個村有的人口大,有的問題多,有的基礎差,實行積分制確實面臨實際困難,但是於家堼村黨支部書記李培森的理解道出了這5個村的勇氣所在,“梳理其他村的經驗,積分制不是增加村庄治理難度,而是為村庄治理減負,越是困難多越應該借重用好積分制。”這5個村紛紛表示,要從群眾最關切的問題入手,在整治人居環境、加快移風易俗、營造文明風尚等方面加快補齊短板,通過積分樹起‘風向標’,引領村民積極參與村庄治理。

下好黨建引領“關鍵棋”

積分制剛剛推開時,一些村存在片面認識,認為《方案》有了,牌子上牆了,就算萬事大吉。針對這種擺樣子、走形式的情況,鎮黨委一針見血、及時叫停,積分制不允許隻上牆、不落地,必須實打實、動真格、見真章。鎮黨委分成兩個小組,由主要領導帶隊分赴26個村調研指導,召開專題會議,給村干部理思路、交任務、壓擔子,徹底解決不想干、不會干、沒事干的當務之急,努力形成黨委發動、部門推動、支部主動、鎮村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公共管理辦公室作為主管部門,聚焦“不想干”,出台措施,嚴格考核,每月通報,並將考核結果與各村星級評定結果及績效獎勵挂鉤。同時,攻堅“不會干”,每天下村宣講積分制流程與創新經驗。要求各村每月制定活動計劃,明確活動內容、時間、限定活動次數,每月至少3次,解決“沒事干”。“五彩爾王”微信公眾號助力造勢,及時發布積分制信息,營造你追我趕比學先進的氛圍。

鎮黨委的堅決態度打消了各村等等看看的觀望念頭,也把不抓不行、抓不好也不行的壓力傳遞到了黨支部這個最基層。“每月至少一次會議、三次活動已經成為支委會雷打不動的固定動作。”朱家曹村黨支部書記董晗竹這樣介紹。在黨支部的全程引領下,這個村每月結合群眾需求和工作實際,找准切入點,組織策劃活動,志願服務有名有實有效。5月初,村裡搞植樹綠化,村民張廷海默默把1000元現金轉賬給村書記,表示對人居環境的支持,對村黨支部的認可。

小田庄村是市委組織部結對幫扶村,村黨支部對鄉村治理積分制更是主動加壓,爭創一流。這個村不僅將“鄉村治理積分制+黨員管理積分制+一網統管”有序合並,實現了“兩分同行、三制融合”的基層治理新模式。“豐收小甜”積分系統還以數字賦能為切入口,探索“信息化服務”,將活動報名、米值查詢、資料提交、米倉兌換商城等應用模塊統一生成二維碼,打通數據壁壘。村民通過掃碼就可以參與積分制管理的各個環節。黨務工作者張放介紹,“我們還將二維碼制作成米斗鑰匙鏈,發放給參加積分制的家庭,村民可隨時隨地地按需選擇服務項目,真正地讓積分制揣進兜裡,走進群眾心裡。”

李家河村也探索出自己的創新一招。他們充分利用閆東干渠桃花源景觀帶中的桃花來作為設計元素,使“集桃花”制度更接地氣。通過設立桃花展牌、桃花指標表、桃花榜、打造桃花超市、設置打卡牆、心願牆和定期開展“集桃花”志願服務活動,有效激發了村民共同參與的積極性。李家河村還首創了“點單+派單”模式。村民在紅色網格群“下單”任務,積分制小組“派單”給志願者,通過村民點單,志願接單,為村民實現微心願,形成了黨建引領下的鄉村治理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下好群眾參與“致勝棋”

村庄治理主體是群眾,載體是志願服務,失去了群眾的參與,積分制便是自娛自樂。吸引群眾參與,滿足群眾意願是各村重點抓的一個環節。

暑期來臨,孩子們又回歸家庭。讓大人上班放心,讓孩子在家開心,又成了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考慮到村相鄰、人相熟的特點,小田、小宋、小董、小龍灣四個村就聯合組織了“益啟學”夏令營,招募到的40余名兒童在11天的時間裡參加了20余場專題課程。在一次次集體活動中,孩子們輕鬆愉快地接受了黨史教育、村史教育、安全教育、國學教育的啟迪,家長們紛紛表示這樣的志願活動真是服務到家了,絕對舉雙手贊成。四棵樹、閆皮庄、高庄戶等7個村在閆皮庄黨務工作者劉正浩的帶動下,組成了“五彩繪”興趣小組,招募村裡的孩子們開展“筑夢童心、共創未來”繪畫印染活動。由於報名人數太多,不得不改到鎮政府大會議室舉行。穿著自己DIY的文創T恤,既了解了印染,又學到了繪畫,孩子們感到無比開心。

項目從群眾中來,人員到群眾中去,這樣的志願服務接地氣,群眾參與度才會高。“家語相傳、十分深情”,爾辛庄組織的系列家風家教活動就經過了多次征集、討論,再由黨支部確定下來的。在村黨群服務中心,17名兒童把切好的西瓜、哈密瓜等水果送到父母手中,一起品嘗夏日清涼,感受親子溫情。接下來的添彩家風繪畫、共譜家訓等環節也無不讓和諧家風在潛移默化中浸潤著孩子的內心世界。活動現場,黨支部書記白學林裡裡外外全程忙碌,“這是我們第二次開展家風家教系列活動,除了村干部外,還有十余名志願者響應招募令加入了服務隊伍之中。小小積分制不僅讓小手大手牽得更緊,更給爾辛庄的鄉村生活新添了樂趣。”

“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也是各村開展積分治理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今年的端午節裡,各村就紛紛抓住時機,把村裡的婦女集中起來,以濃情端午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在包粽子、做游戲、聽故事、話鄉情的同時,也接受到了寓教於樂的傳統民俗、文明家風教育,愛國愛家、鄰裡互助、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於無聲處也得到了傳承。

對於鄉村治理中明確的重點任務,各村則結合積分制,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調動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是村庄治理的一項重頭戲,如何調動群眾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來,各村都下了功夫。許辛庄村就剛剛成功開展了“村庄衛生 紅領巾先行”暑期積分活動。參與活動的孩子們不光拿到了積分獎勵,還被拍進了短視頻中,在鎮裡的公眾號、村裡的工作群、左鄰右舍的朋友圈、抖音中亮了相。來自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獎勵讓孩子們倍感快樂。“黨員帶動、提高分值、強化宣傳、形式活潑、以小帶大……措施到位了,目標就能實現。”這是許辛庄村支部書記周毅然在組織了3次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活動后的真實感受。

積分改變習慣,文明滋潤人心。截至目前,全鎮26個村積分制活動已經全部鋪開,累計開展各類志願活動300余次,參加人數7000多人次。爾王庄鎮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積分制的棋局從布局到蓄勢,再到落子,正越走越活越來越穩。

來源:天津市寶坻區委宣傳部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