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科技鏈產業鏈同頻共振 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天津智慧”

2025年03月29日18:02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天津3月29日電 (記者張靜淇)近日,全球環境基金“中國含汞體溫計、血壓計生產淘汰及無汞產品應用示范項目”指導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天津成功召開。會議聽取了項目工作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匯報,審議了2025-2026年工作計劃與重要調整事項。與會嘉賓就醫療行業履約與綠色轉型、提升公眾意識和增強項目示范效應等方面進行了熱烈交流。

一直以來,天津積極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不斷加強地方履約能力建設。早在2012年,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便參與執行“中國汞控制管理能力項目下含汞醫療器械淘汰能力建設項目”,積累了豐富的無汞設備替代經驗,實現地方環境管理與國際履約工作的深度接軌。

2024年,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成功申請全球環境基金(GEF)“中國含汞體溫計、血壓計生產淘汰及無汞產品應用示范項目”無汞示范資格,並獲得GEF贈款150萬美元,用於支持濱海新區在不同等級醫療機構開展無汞產品替代應用的示范和推廣活動。未來三年,濱海新區各級醫療機構將加速淘汰含汞設備,推動無汞醫療全面替代,全面加強汞及含汞廢物的無害化環境管理,並將無汞示范經驗在天津市全域進行推廣。

“要進一步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加強多部門協同聯動,確保在達成2025年含汞醫療器械生產淘汰履約目標的同時,全面提升行業環境污染防治管理水平。借助醫療行業無汞轉型,弘揚我國生態文明理念,在全球環境治理進程中,彰顯我國大國擔當。”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副處長聶志強表示。

同年,天津還成功獲批GEF推動“無廢城市”建設減少污染全額贈款項目,獲得500萬美元無償支持,這是我國唯一獲批城市。這一項目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國際執行機構,在全球五個發展中國家典范城市推動“無廢城市”建設,以此促進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化學品和廢物綜合管理,形成可持續生產和消費的經驗成果,供其他國家參考借鑒。天津將充分運用全球環境基金贈款,深化“無廢城市”建設,打造固體廢物管理信息“一張網”平台,全面提升固體廢物管理水平,持續探索“無廢城市”建設的“天津模式”。

此外,天津一家企業成功簽約再生鋁企業最佳可行技術/最佳環境實踐(BAT/BEP)示范活動項目,成為全球環境基金“中國再生鋁、鉛、鋅、鋰行業綠色生產與可持續發展項目”示范企業。該項目將通過源頭管控、過程優化、末端治理三方面技術革新,整體建設1套二噁英全過程智慧控制與協同減排示范工程,建成后預估可實現二噁英減排量40.66克毒性當量(g TEQ),綜合能耗降低11.2%,碳減排量3399噸,鋁回收率由89.9%提高至96.6%。項目實施以點帶面,致力於形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尋求切實減少再生鋁行業非故意產生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UP-POPs)環境排放的途徑,帶動行業技術升級,推動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從無汞醫療替代到“無廢城市”建設,這些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提升了天津的環境治理水平,也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了“天津智慧”。“下一步,天津將繼續深化與國際組織的合作,依托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創新中心,在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無廢城市建設等領域持續發力。同時,我們將進一步強化科研力量與重點產業鏈的緊密結合,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綠色產業培育,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天津方案’。”天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張弢說。

(責編:崔新耀、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