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老年人大學建校40年 培育新時代“三有”銀發學子

人民網天津3月29日電 (記者張靜淇)自1985年天津市老年人大學創立以來,天津市老年教育事業發展經歷了40個年頭。為全面反映老年教育事業發展歷程,進一步展示辦學成果、總結辦學經驗、凝聚師生力量,3月28日,天津市老年人大學舉行慶祝建校40周年暨第七屆校園文化節啟動儀式。
天津市老年人大學是一所由退休老同志創建管理,服務於社會廣大老年群體的“平民”學校。建校之初被人們稱為“一二三四五”大學,即:校部辦公室僅有一間8平方米的小屋,兩張舊書桌,三位退休老人操持校務,僅開設了書法、國畫、文學、歷史四門課程,學員隻有500余人。
經年40年的發展壯大,如今的學校無論是辦學規模,還是教學條件,與初創期相比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學校現有75間多媒體教室,涵蓋文史外語、書法、繪畫、生活藝術、健身養生、醫學保健、舞蹈戲曲、音樂、計算機九個教學系,每年均開設近380門課程和近800個教學班,招生總數高峰時達3.6萬余人。除主校區的教學外,還建立了160個校外實踐基地,使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實現學習需求﹔還充分利用學校遠程學習網,發布視頻課程,共享數字化學習資源,方便老年人免費瀏覽學習。
天津市老年人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榮說:“學校會根據社會發展和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做好課程的‘加減法’。”近些年,學校在辦好書畫、音樂、舞蹈等傳統課程的同時,與時俱進開設社會需求大的新課程,如智能手機使用、兒童保健與護理、攝影與剪輯、無人機、AI等熱門課程。
啟動儀式當天,第七屆校園文化節首場教學成果展舉行。從精美的山水畫到生動的花鳥畫,水墨丹青,栩栩如生,展現了學員們對國畫藝術的獨特理解和感悟。“我們今年的校園文化節期間將舉行9場靜態展覽展示和9場動態展示演出,全面展現各學科教學成果。”李榮表示,“我們還將舉辦建校40周年慶祝大會,表彰特殊貢獻教師、從教20年以上教師、優秀教師以及最美銀發學子。”
“一直以來,學校十分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名師培養和引進,力爭打造一支穩定、高質、敬業的師資隊伍。”李榮談道,目前,學校近400名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已超過一半,涌現出了一批學高品正、善教尚導的優秀教師和“特殊貢獻教師”。”在引進名師的同時,學校注重吸收年輕教師來校任課。目前,學校在聘教師“80后”“90后”年輕教師已佔到教師總數的近30%。“年輕教師加入老年大學的師資隊伍,給老年教育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他們用新的教學理念講授知識,贏得了老年學員的普遍歡迎和稱贊。我們希望借此機會對優秀教師進行表彰,激勵更多人投身老年教育事業。”
老年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和老齡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李榮表示:“我們以‘樂學、樂教、求新、有為’為校訓,努力培育‘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新時代‘三有’銀發學子,讓學校不僅成為一所學科齊全、設施完善、管理規范、教學成果顯著的老年教育示范學府,而且成為天津市老年人心馳神往的精神家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