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多元解紛新路徑 天津市16個區綜治中心挂牌成立

2025年03月31日09:32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走進一扇門 能解萬般事

  多元解紛再添新路徑。3月30日從天津市委政法委獲悉,目前,全市16個區綜治中心均已挂牌成立,249個鄉鎮(街道)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也正在穩步推進。全面推進綜治中心建設旨在讓群眾“進一扇門,解萬般事”。

  綜治中心全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是我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矛盾糾紛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統籌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等有關功能,推動各部門依法履職、形成合力,協調推動群眾反映矛盾糾紛的統一登記、依法流轉、督促落實,確保群眾的每一項訴求有人辦、依法辦。

  群眾有什麼樣的困難和訴求可以去綜治中心?各類矛盾糾紛,如鄰裡糾紛、家庭矛盾、物業糾紛、醫療糾紛、勞資糾紛等﹔法律咨詢與服務,如法律問題咨詢、公共法律服務、司法調解等﹔申請調解,群眾對自己身邊遇到的矛盾問題,可以到綜治中心申請專業調解組織進行調解﹔心理疏導與危機干預,如因家庭矛盾、突發事件導致的心理困擾,社區矯正人員或特殊人群的心理支持等。

  進了綜治中心這一扇門,都有哪些服務和流程?近日,記者來到南開區綜治中心,一進門,是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設置的引導受理區、多元化解區和指揮調度區等辦公區域,“當群眾來我們這裡反映問題,我們會將他的基本信息和訴求等全部錄入系統,對辦理程序、進度、結果等進行實時跟蹤、動態掌握,持續更新問題處理情況和各方的意見建議,建立一套提示、催辦、反饋等工作機制,推動相關部門加大化解力度,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南開區委政法委綜治督導科科長楊慶舉介紹。

  不只是全流程記錄、轉遞、督辦,“我們還將涉及群眾反映問題比較多的單位,引入綜治中心,設立專門窗口,採取常駐、輪駐等多種方式,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在紅橋區綜治中心,紅橋區委政法委綜治督導科科長陳萌說,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局以及住房城鄉建設、市場監管等部門都有窗口,由專人等候,隨時接待群眾反映問題。對群眾上門反映的矛盾糾紛,堅持先行調解,安排入駐單位及專業調解組織開展調解。對單靠一個部門難以解決的疑難復雜矛盾糾紛,通過牽頭組織多部門或者指定責任單位等方式,統籌各方力量,協同推動解決。調解不成的問題,還可以規范、依法、高效地導入仲裁、行政復議、行政裁決、信訪、訴訟等解決渠道。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剛剛起步的綜治中心,已發揮作用,為群眾化煩解憂。

  在西青區,王先生停在小區的車被一輛外地車剮蹭,外地車輛是新車,還沒來得及上保險,事故車維修費預估1萬元。雙方圍繞責任認定和賠償問題產生分歧,多次協商無果。僵持中,得知區裡有綜治中心,王先生和對方車主以及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來到了區綜治中心。

  工作人員受理后,立即聯系區住建部門開展工作,並協調律師進行法律咨詢,組成聯合調解團隊,從事故責任認定、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為各方分析。最終,涉事各方就賠償達成一致,當天就在綜治中心簽署了和解協議。

  破解群眾急難愁盼,不僅需要“一站式”整合力量,還需要專業力量。據了解,各區綜治中心引入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組織、品牌調解室、律師等優質調解資源,並積極推動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和心理服務等社會力量入駐。對一些專業性、政策性較強的矛盾糾紛,依托街鄉鎮、社區村,為群眾提供預約調解、下沉調解等服務。

  “我們要求各區綜治中心的群眾接待場所,要設在交通相對便利、方便群眾辦事的地點。”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張強說,“群眾看到的只是一個綜治中心,我們還建設了全市綜治中心大數據平台。構建調解、仲裁、行政復議、訴訟、信訪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線上閉環鏈路,推動各類矛盾糾紛全量掌握、閉環流轉,用大數據為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提供有力支撐。”(記者 韓雯)

(責編:唐心怡、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