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無廢城市”建設亮出成績單

2025年03月31日09:32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天津“無廢城市”建設亮出成績單

  今年3月30日是第三個“國際無廢日”。昨天,主題為“‘無’中生綠 讓未來無限美好”的天津市2025年“國際無廢日”宣傳活動在中新天津生態城舉行。現場,市生態環境局亮出天津“無廢城市”建設成績單,“無廢城市”國際合作同心橋“點亮”,天津“無廢城市”技術研發中心揭牌,全市首批六個精品“無廢細胞”公布。活動現場還設置了戶外互動區,開展制作花草書簽、再生紙變“無廢樹”、無廢知識盲盒等體驗項目,增強市民對天津推動“無廢城市”建設的認同感和參與感。

  “無廢城市”是說城市裡沒有廢物嗎?“‘無廢城市’並不是說城市不產生或是杜絕固體廢物,它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它要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填埋量,推動城市走向綠色、低碳、循環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郭福吉說。

  近年來,天津以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為抓手,在多個領域“無廢”成效顯著:工業領域,成功推動華北區域綜合性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落地天津,打造了全國首例危險廢物跨省“點對點”高值化利用典范﹔生活領域,全市共建成1600余個“兩網融合”回收網點,實現區域、街道、鄉鎮全覆蓋,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建筑領域,全面推廣使用再生骨料及再生建材,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新建民用建筑綠色標准執行率達100%﹔農業領域,全市主要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等平均回收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居全國前列。活動現場公布了天津渤海石化有限公司等全市首批六個精品“無廢細胞”,以點帶面、連面成片,推動天津“無廢城市”建設。

  生態城在2019年入選國家首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6年來“試驗田”裡結碩果。在生態城綜合執法局局長茹鐵虎看來,技術創新是破題“無廢”的關鍵,“生態城已建成國內覆蓋范圍最大的氣力垃圾輸送系統,通過技術攻關逐步實現設備和技術的國產化率100%,再結合垃圾分類智慧管理雲平台,實現垃圾收運全流程智慧化,提升資源化利用率。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無廢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引入AI(人工智能)輔助工作,並應用新工藝、新技術,努力實現區內固廢資源化循環利用。”

  推動“無廢城市”建設,天津有不少國際合作成果。市生態環境局固體處副處長張斌表示:“天津近年來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在‘無廢城市’建設、再生有色金屬行業綠色生產與可持續發展、醫療機構無汞替代產品應用示范與推廣領域開展試點示范,並獲得700余萬美元的國際贈款支持,為履行國際環境公約、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現場揭牌的天津“無廢城市”技術研發中心能為天津建設“無廢城市”做點啥?“它是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四方共建的,標志著‘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無廢城市’創新載體落地。該中心聚焦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核心領域,打造跨學科、跨領域的城市級無廢技術策源地,包括‘AI驅動的固廢賦存快速感知及屬性識別技術’等十大創新應用技術首批入庫。”市生態環境局固體處四級高級主管趙民介紹,比如攻關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產物深加工、工業固廢高值化利用等關鍵技術,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等,都是中心的重點工作。“我們以中心為橋梁,暢通政企溝通渠道,為有意願創建‘無廢細胞’的企業提供綠色金融支持,並計劃精選全市生物醫藥、石油化工、汽車制造等行業專家組建專家庫,為企業發展支招。”趙民說。(記者 史鶯)

(責編:唐心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