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東麗:以推動產業升級支撐區域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天津3月31日電 (記者孫翼飛)日前,天津市東麗區舉行“以推動產業升級支撐東麗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公布該區2024年全年以及2025年前兩個月的經濟工作成績單。
發布會現場。東麗區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制造業增加值佔比33%、高於全市平均水平,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高於規上工業4.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比達60%,規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收增長6.5%。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增加值佔比提高8.8個百分點。
項目支撐不斷增強。謀劃實施重大項目213個,完成投資207.3億元、增長8.5%。全區共19個項目獲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資金支持,新增投資79億元。玉湖冷鏈項目投資近50億元,建成后營業額超300億元。
新興產業不斷壯大。航空航天產業鏈產值增長21.1%,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0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600家。引進華依汽車北方測試中心、首航科技等鏈上主體,中汽零部件檢測全國總部投入運營。
創新動能不斷集聚。天開東麗園7月5日獲市政府批復納入“一核兩翼多點”空間發展布局,11月1日開園運營。園區主導產業為低空經濟和商業航空航天,新引入東騰科技、雲際航電等科技型企業103家。高水平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港,引進聯合創新實驗機構14家。天津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研究院落地建設,設立醫工海河創業投資基金,導入優質企業50家。
今年以來,東麗區繼續錨定經濟大區建設目標,深入實施產業升級專項行動,搶抓政策機遇,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培育新動能、更新舊動能。1-2月,東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7%,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6倍,營利性服務業營收增長22%,交通運輸業營收增長6.7%,主要經濟指標穩中向優,實現良好開局。
同時,東麗區委常委、副區長張磊介紹,下一步,東麗將重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觀在大處”,增強全局觀念。用好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機遇,聯動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深化創新協同、產業協作、服務協助,對接爭取中國資環集團等央企在東麗區設立新業務板塊,全年疏解北京項目投資額超100億元。用好一攬子增量政策,謀劃超長期國債等政策資金項目,以項目帶投資、以投資促轉型。高標准編制“十五五”規劃,前瞻謀劃重大項目、改革舉措、重點任務,為健全現代化產業體系打牢基礎,支撐未來5年的發展。
二是堅持“謀在深處”,擴大有效投資。持續擴大產業投資,集中精力招引當期支撐力強、未來成長性好的標志性項目,著力提升城市投資密度、創新濃度和產業厚度。擦亮天開東麗園品牌,做強航空航天研發產業化基地,新引入科技企業150家以上,在低空經濟方面謀求更大突破。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用足用好“兩重”“兩新”等中央政策,加快華明高新區基礎設施提升、務本河泵站擴建等項目建設,提升城市服務承載能力。穩定房地產投資,加強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融資保障,加快完善基礎配套和服務設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三是堅持“抓在要處”,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天鋼等企業推進設備更新,分類分級推動實施技改項目60個,更新設備1000台套以上。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港建設,深化與清華天津裝備院科技成果轉化合作,組織產業鏈供應鏈撮合對接活動不少於50場。超前布局未來產業,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產業發展路徑,為制造、金融、城市治理等千行百業加力賦能。做強做優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檢驗檢測認証服務,提速玉湖冷鏈項目建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四是堅持“慮在細處”,強化服務保障。持續優化政務服務,以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為抓手,建立“項目長制”“企業服務專班制”,深化“麗企辦”特色服務,落地一批“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場景。持續優化投資環境,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持續優化服務保障,加大商貿消費、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設施建設力度,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