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品津味鮮香 賞津韻風情
——漫步城市街區探尋“詩和遠方”

天津,退海之地,九河下梢。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帶來獨特的生活方式。從街頭巷尾彌漫的煙火氣,到夏季達沃斯論壇“天津之夜”上各種津味美食,無不吸引四面八方的人們來到這裡,感受天津這座城市的魅力。
清晨的西北角,煎餅果子的面香、麻醬燒餅的酥香、熟梨糕的米香,隨著巷口的風穿街過巷。這裡,將市井煙火與人文底蘊烹煮成一道道熱氣騰騰的“城市早茶”,舌尖上的香甜瞬間開啟一天的美好。
西北角特色街區坐落於老城廂西北部,區域內有225戶食品經營商戶,形成了自成體系的獨特飲食文化。這裡是津味早點和特色小吃的聚集地,也是非遺美食的傳承地。鍋巴菜、面茶、卷圈等20多種津味早點,茶湯、糕干、牛肉餅等30余種小吃,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展現天津人對生活的熱愛和樂活鬆弛的休閑氣質。
在正味齋鍋巴菜攤位前,等待品嘗美味早點的隊伍排出去十多米。“天津美食太有名了,我和同學專程從北京趕來過周末。”大學生徐陽說,“這裡煙火氣十足,休閑自在,這種感覺令人著迷!”
在“沽上德盛”的櫥窗裡,綠豆糕、炸糕、驢打滾等各類手工黏食糕點吸引人們駐足。印有桃花堤、解放橋、世紀鐘等天津地標圖案的文創糕點奶黃酥,成為櫥窗裡的“顯眼包”。“好味道必須用好原料,我們的產品原料全都是自己做。”店鋪負責人石倩說。
津老味煎餅果子、馬家藥糖古法制作、慶發德燙面蒸餃等十多項非遺技藝,傳遞出西北角濃厚的文化底蘊。盛興齋醬牛肉傳統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穆懷健說:“隻有用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方法做出記憶中的味道,非遺美食才能留得住顧客。”
西北角是年輕人追捧的“網紅街區”,更是自帶吸引力的休閑文化街區。紅石榴廣場的文創市集上,具有天津元素的套色印章等特色旅游紀念品,令人愛不釋手。
西北角食品百貨商店的玻璃櫥窗前,一群年輕人正舉著“煎餅果子咖啡”拍照。點單率超高的“大梨糕拿鐵”,成為“咖啡頂流”。街心公園的休閑座椅上,有附近的居民,也有歇腳的游客。大家坐在這裡聊幾句,讓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感受到了天津老百姓熱氣騰騰的生活和幽默豁達的人生態度。
西北角街區是商、居、旅混合街區。鈴鐺閣社區黨委書記任翠蓉說:“街區如今的整潔繁榮,離不開老居民們的貢獻。商戶和居民都積極配合社區工作,歡迎八方來客。”
“逛吃”是走進一座城市最愜意的休閑方式。從舌尖上的美味到藝術氤氳的街區,從綠意盎然的公園到活力滿滿的創意園區,漫步在這座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休閑都市,您總能發現一方讓腳步放緩、心靈舒展的天地。
天美藝術街區裡,陶土在指尖蘇醒,油畫刀正刮開對未來的憧憬﹔意式風情區中,洋樓化身畫廊與劇場,津派書畫與街頭藝人的薩克斯獨奏悄然邂逅﹔1946創意產業園內,曾經的機械廠的厚重轉化為創意市集的靈動﹔棉3創意街區裡,昔日的車間變身為設計師工作室,紗錠的轉動聲被咖啡機的輕響所替代﹔在老廠房改造的“津一·PARK”,復古市集與電子音樂節交替登場﹔綠動BOX活力街區中,集裝箱堆疊的立體空間裡,閃過滑板青年掠過涂鴉牆的斑斕光影……
科技與人文的交融,在智慧山找到了最佳注解。這座以“山”為形的綜合體,將書店、劇場、科技展館與露天廣場層層疊合。孩子參與AI繪畫,年輕人圍坐在草坪聆聽歌者的即興演唱,無人機在空中劃出軌跡,美好生活的無限可能在此綻放。
從公園的晨露到街區的星輝,天津的休閑文化如同海河般包容萬千。漫步海河畔,欣賞先鋒話劇、逛逛海河舊書市集、聆聽“橋邊音樂匯”……每個人都能在此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記者 劉桂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