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文博出海 講好天津故事

2025年04月09日08:24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文博出海 講好天津故事

渤海之濱,文脈綿長。現如今,以歷史文物搭建橋梁凝聚共識,博物館已成為重要的文化使者。

作為國內較早建立的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擁有107年歷史。從白俄羅斯莫吉廖夫的藝術展台,到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文物殿堂,這座百年老館通過精品展覽“走出去”,不僅讓中華文化在國際舞台綻放異彩,更以文物為媒,講好中國故事、天津故事,為上合大家庭注入人文溫度。

“青扶承露蕊,紅妥出闌枝。”昨天,記者走進天津博物館二樓“耀世奇珍”常展廳,瑩潤如玉的清代玉壺春瓶靜默無言,釉面上芍藥和雉雞的彩繪流轉間卻似乎傳來歷史的吟誦。

不遠的會議室內,年輕的策展人喬岳與團隊討論的主題,正是玉壺春瓶。今年10月,天津博物館將攜60件(組)珍貴的文物藏品及相關的文物高仿品赴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舉辦“文明印記——中國古代工藝文物精華展”。展覽計劃以“瓷韻華章”“巧奪天工”“錦繡中華”“津城風採”四大單元為主線,展出商周青銅器、唐代三彩、明清緙絲等文物真跡,並融入VR數字交互、非遺手作體驗等創新形式。

“目前,參展文物清單已定,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挖掘這些文物背后的生動故事。比如,國寶級文物玉壺春瓶的高仿品,也在此次參展名單上。我們希望向海外觀眾介紹中國古代工匠的智慧與創造力,講述中華文化數千年來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凝聚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共識。”喬岳說。

這不是玉壺春瓶的首次“出海”,去年6月,天津博物館攜“東方雅韻”主題展登陸白俄羅斯莫吉廖夫州立藝術博物館。作為津莫結好五周年的獻禮,展覽以50件(組)文物高仿品為核心,通過“中國符號”“翰墨風雅”“衛城古韻”三大單元,將中華文化瑰寶呈現給海外觀眾。

展出現場,玉壺春瓶、雪景寒林圖等天津博物館代表性文物的高仿品成功“出圈”,整場展覽收獲超高人氣。

在該展覽的策展人趙曉月看來,海外觀眾之所以對此次展覽興趣十足,除了精美紋樣、細膩筆觸等帶來的東方視覺和美學體驗,更吸引大家的是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文化底蘊與哲理智慧。“在白俄羅斯人心目中,中國被譽為陶瓷的故鄉。

玉壺春瓶所採用的琺琅彩工藝,以及它精湛細膩、集詩書畫印於一體的美學特征,顯示了中國古代瓷器的高超水准。我們深入挖掘出的文物背后的故事,迅速引起了參觀者的共鳴,也讓大家在現場體驗了中國文博之美。”趙曉月說。

展覽期間,非遺體驗活動同樣成為引人關注的亮點。當地兒童親手拓印楊柳青木版年畫、繪制風箏,沉浸式感受津派文化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博物館還在莫吉廖夫州立馬斯列尼科夫藝術博物館設立天津文化角,永久性展示此次展覽的展品以及天博文創,展現兩館合作成果。

“文博出海構建起上合大家庭文明對話的又一網絡。”天津博物館館長姚旸說,“未來,我們將以展覽為紐帶,推動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等深度合作,讓文明互鑒的種子在上合大家庭生根發芽。”

在一個個精彩文博故事的吸引下,越來越多上合大家庭的青年人對中華文化青睞有加。而數字技術的賦能,也讓天津博物館跨越山海,續寫文博出海新篇章。(記者 張雯婧)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