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春季如何預防花粉過敏?如何合理安排戶外運動?專家這麼說

2025年04月11日08:09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天津4月11日電 (記者陶建)近日,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季節與健康”(春季)新聞發布會,衛生領域相關專家分別從春季預防過敏、兒童生長發育、養生以及假期出行傳染病防控等方面給出解答。

春暖花開時節,好發皮膚瘙痒症狀,是過敏導致的嗎,有哪些防護建議?對於反復過敏發作的患者,有哪些提升免疫力的好辦法?

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李珺瑩表示,春季萬物復蘇、氣溫回升,但也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期,常見的有濕疹、荨麻疹、特應性皮炎、丘疹樣荨麻疹等,大多都有明顯的瘙痒症狀。春節主要有四類過敏原:

首先是植物花粉,包括樹花粉和草花粉。樹花粉中常見的如楊樹、柳樹、柏樹等。另一種草花粉,容易被大家忽視,其顆粒小、易黏附皮膚並深入呼吸道,引起皮膚及呼吸道過敏症狀,常見的有蒿草、豚草等。建議敏感人群避免在植被茂盛的區域長時間停留,尤其是干燥大風的天氣。如果外出,要佩戴好口罩、護目鏡,回家后及時清潔面部和鼻腔,及時更換衣物。

第二類是塵螨,春季濕度上升、被褥清潔不足等因素容易導致塵螨滋生。研究發現,每克灰塵中可能含1000-10000隻螨虫,因此建議定期用60℃以上熱水清洗床品,敏感人群可使用防螨材質寢具﹔保持室內通風干燥,空調濾網應提前清潔消毒。

第三類是霉菌,春季溫度回升加速霉菌繁殖,浴室牆角、廚房水槽、空調濾網、室內綠植土壤等,均是高風險區域。所以,建議定期清理家中這些潮濕區域,綠植土壤表層可覆蓋砂石抑制霉菌,空調使用前需徹底清洗濾網。

第四類是昆虫相關過敏原,春季蚊虫活躍,叮咬后可能引發丘疹性荨麻疹、虫咬皮炎等。因此,建議大家戶外活動時穿長袖衣物,可噴洒驅虫劑,家中安裝紗窗。

李珺瑩提示:一是關注氣象部門花粉濃度預報,合理規劃出行﹔二是居家環境保持清潔干燥﹔三是如果出現嚴重過敏症狀,比如持續憋氣、面部水腫等,需要及時就醫。

李珺瑩表示,反復過敏常常提示是一種免疫失衡和皮膚黏膜屏障受損的問題,所以針對調節免疫平衡和日常皮膚護理方面給出建議:

首先要科學護理皮膚,這裡要注意兩點:一是避免刺激。切忌過度搔抓或燙洗皮膚,減少使用香皂等鹼性洗浴用品。洗澡水溫不要太高,控制在37-40℃,時長不超過15分鐘,每周2-3次為宜,浴后及時涂抹含神經酰胺的保濕乳,促進修復皮膚屏障。二是穿著舒適。選擇寬鬆、柔軟的全棉衣物,盡量避免貼身穿羊毛、化纖等材質的衣物,減少摩擦刺激。

其次是均衡飲食與營養。一方面,要理性對待食物,不要盲目忌口。除非有明確的過敏原,否則像雞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都可以吃,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深海魚、亞麻籽油等富含ω-3的食物,同時減少蛋糕、油炸食品等高糖、反式脂肪酸攝入。可適量補充維生素D3補充和益生菌。另一方面,飲食宜滋陰潤燥,適當食用蜂蜜、梨、百合、山藥等食物,有助緩解皮膚干燥。

第三是堅持規律作息與運動。要適度鍛煉,通過散步、瑜伽等運動增強體質,但避免過度出汗刺激皮膚。同時要保障睡眠,成人每日睡眠不少於7小時,盡量22點以前睡覺,以保証4小時的深睡眠時段,以減少免疫紊亂的風險。

第四是調節心理狀態。一是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長期壓力,可通過社交、興趣活動來疏導負面情緒。二是避免焦慮,可通過每日10分鐘正念冥想,降低體內皮質醇水平,可減少過敏相關症狀的發生。

最后,提醒廣大市民和患者朋友,反復過敏患者需堅持“防護-修復-調節”多管齊下,若症狀持續加重,務必及時就醫,規范治療。

春季孩子如何科學安排戶外運動以促進骨骼生長?建議每天時長是多少?如果平常時間不夠的話,周末補足有沒有用?

天津市兒童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行政主任苗陽表示,春天陽光充足,氣溫適宜,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生長激素的分泌也相對旺盛,這也為孩子們的生長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外部條件,同時孩子們也脫去了厚厚的冬裝,家長可以鼓勵他們運動起來。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發育水平、運動能力和興趣來選擇適宜的運動,循序漸進,以免造成運動損傷。春天可以選擇跳躍性運動,包括跳繩、跳高、跳遠、打籃球、排球等。跳躍能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軟骨細胞的分裂和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孩子長高。球類運動需要頻繁跳躍和跑動,可以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另外,拉伸類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骨骼的發育需要一定的縱向壓力,像游泳、引體向上、體操、舞蹈等運動能牽拉肌肉和韌帶,促進脊柱和四肢骨骼生長。但是像舉重、啞鈴等負重運動具有壓迫性,過大的壓力會阻礙骨骼的縱向生長,孩子的骨骼發育還沒有完全定型,容易受損,盡量避免進行此類運動。

學齡前的孩子建議每天身體活動總時長達到180分鐘,其中戶外活動至少120分鐘﹔中小學生建議每日累計60分鐘以上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

不建議平時運動時間不夠,僅靠周末來補足。因為骨骼的生長是持續穩定的過程,需要規律性的刺激,周末集中運動易使身體疲勞,增加損傷風險,而且無法持續穩定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及骨骼刺激。

春季易出現肝火旺盛或情緒波動,在這個季節應如何做好健康保健?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衛生主任技師李艷玲表示,中醫認為“春應肝”,春天是一年中肝氣最旺的時候,也是最該養肝的時候。春季應少“酸”多“甜”,酸性食物吃多了就容易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肝旺則容易損傷脾胃,引起脾胃虛弱病症,可以選擇適量的枸杞子、葡萄干、龍眼、大棗、糯米、山藥來調養,而且飲食上仍以清淡為主。

老年人建議多吃菠菜。菠菜搭配黑白芝麻、鬆子仁、花生仁、葡萄干、枸杞、核桃肉、杏仁等制成八寶菠菜,具有養血潤燥,潤腸通便的功效。

青年女性可以喝些玫瑰花茶。玫瑰花具有升發作用,正適合於春天飲用,同時還具有疏肝解郁功效,可以緩解胃部不適症狀,且富含維生素C,可以預防感冒及加速疾病痊愈,還可以加一些菊花、幾粒枸杞子效果更好。

中年男性建議吃些韭菜。韭菜具有補肝腎、殺菌、補血、助消化、降血脂等多重功效,還可以加上豆芽菜、肉絲一起烹炒。

馬上就是“五一”小長假了,對於即將出行的公眾,有哪些特別的傳染病防控建議?

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主任醫師吳偉慎建議:

一是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傳染病流行情況,合理安排行程。如果目的地存在傳染病高發的情況,應盡量避免前往或推遲行程。

二是在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員密集場所時,應科學佩戴口罩。同時,保持手衛生,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清潔,不接觸和投喂野生動物。

三是注意飲食衛生。在外就餐時,應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餐廳。避免食用生冷、不潔的食物,確保食物煮熟煮透。

四是做好健康監測。旅途中應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觸史。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