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聚焦老年群體 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人民網天津4月25日電 (記者李丹)24日,記者從天津金融監管局獲悉,近年來,天津金融監管局圍繞老年群體養老金積累、便利獲取金融服務等需求,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滿足多元化養老財務規劃和資金積累需求
截至2025年3月末,轄內參與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金融機構共23家,服務網點1900余家,累計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199.6萬個,資金賬戶余額15.7億元。轄內銀行機構提供養老型儲蓄、養老理財、養老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2689個,賬戶余額12.6億元。同時,鼓勵保險公司發揮要發揮補充養老保障作用,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業務。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轄內商業人身保險中養老金保費規模11.72億元,同比增加8.84%﹔其中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保費規模1.18億元,為老年人提供了多層次養老保障。
提升金融服務適老化服務水平
天津金融監管局堅持以網點適老化改造為抓手,指導銀行機構聚焦硬件升級、服務優化、場景創新,將提升金融服務適老化水平納入金融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評價,全面提升老年群體金融服務體驗。截至目前,全市各銀行網點均已完成適老化改造。例如,天津銀行全部網點進行適老硬件迭代,新增移動填單台、振動叫號器、多度數老花鏡等5400余件設施,智能超櫃增設“關懷模式”,通過字體放大及語音提示,讓操作更加直觀、簡便。農業銀行天津市分行在每家支行選擇1家老年客戶聚集區域網點打造為適老化特色網點,合理調整網點布局,設置無障礙坡道,安裝安全抓杆、求助按鈕、報警裝置等安全應急設施。
積極支持養老產業發展
天津金融監管局鼓勵轄內銀行機構開發適合養老產業特點的信貸產品,為養老產業客戶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督促在津大型銀行落實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通過降低利率、延長周期、簡化擔保等方式,解決普惠養老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動養老服務覆蓋范圍擴大至社區和農村。同時,天津金融監管局深化保險業務、資產管理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鼓勵保險機構發揮“保養結合”服務優勢,在天津市設立多層次養老服務機構。目前,已有中國人壽、泰康人壽、大家人壽在天津市運營或建設養老服務機構,分別是國壽嘉園·天津樂境養老社區、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以及泰康津園養老社區(在建)。天津市保險公司通過“保險+養老”服務形式提供社區床位1000余個。
積極支持天津長護險試點
天津金融監管局聚焦老齡化保障服務,強化監管規范引領,會同市醫保局、市財政局等部門印發《關於完善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委托經辦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將保險公司作為委托經辦服務重要力量,指導有關保險公司配合市醫保局、市醫保中心組建長護險市級服務中心、區級服務中心體系,提高經辦服務質量和基金使用效能,重度失能人員負擔得到減輕。2024年,失能評定機構完成評估2.35萬人次。目前,累計享受長護險待遇參保人共2.35萬人,2024年累計審核支付基金3.79億元,2025年一季度審核支付9362余萬元。
加強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
由於老年群體金融知識相對匱乏,風險識別能力較低,因此,老年消費群體保險銷售誤導多發。據統計,自2024年1月至今,60歲及以上人群在轄內終身壽險投訴佔比達20%。同時,非法集資活動也將矛頭指向老年人群體,利用老年人迫切需要解決養老問題的心理,以“養老項目”為噱頭,專門針對老年人群體實施非法集資。比如打著“以房養老”旗號,誘騙老年人抵押房產購買所謂“理財產品”並承諾給付高額利息。實際上是以老年人房產辦理抵押借款,獲取資金后被不法分子挪作他用甚至揮霍。為此,天津金融監管局堅持強化老年消費者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提升老年人風險防范意識,指導各金融機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開展金融宣傳教育及風險防范技巧,提高老年客戶防范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守護好老年人“錢袋子”。
下一步,天津金融監管局將採取三項措施進一步提升養老金融服務水平。一是推動政策落實。持續引導金融機構依托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加強對養老產業的融資支持和風險保障,提升老年群體金融服務水平,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二是改進加強監管。堅決查處各類養老領域違法違規行為,規范市場秩序,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特別是老年群體的合法權益。三是加強老年群體金融宣傳教育。指導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積極開展養老金融宣傳教育,提升老年群體金融風險防范意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