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貿區10周年:用全市1%的土地書寫創新奇跡

從最初的政策探索,到如今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10年來,天津自貿試驗區猶如一艘乘風破浪的航船,勇立時代潮頭,一路踏浪前行。
4月27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 打造制度型開放新高地”新聞發布會,發布天津自貿試驗區10周年建設成果。
發布會現場。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供圖
制度創新成果豐碩
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設立以來,天津自貿試驗區全面落實國家賦予的任務使命,實施686項制度創新舉措,有49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佔全國復制推廣成果的14.2%,制度創新指數在全國22個自貿試驗區中連續多年位列前三。
“天津自貿試驗區區內實有經營主體近9萬家,用天津市1%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市26%的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8%的進出口額、43%的實際使用外資和16%的稅收收入。”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主任李文海介紹,天津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以來,堅持以高水平開放為引領,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人員自由流動等方面深入對接CPTPP、DEPA等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形成了一大批標志性、引領性制度創新成果。
——貿易更加便利。構建與國際接軌的貿易監管制度,實現貨物進口26.55小時通關,效率遠高於48小時國際標准﹔在綜保區內設立大型跨境電商平台“退貨中心倉”,將退貨平均時間由11天縮短至5天左右。
——投資更加自由。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由122條縮減至27條。成立天津自貿試驗區跨境投融資服務中心和海外工程投資服務中心,為企業“走出去”提供高水平的跨境投融資服務,打造海外工程投資政策創新高地。
——資金流動更加順暢。圍繞外資金融機構高度關注的內外資一致、跨境投資無遲延、壓縮審批時限等方面,精准對接高標准經貿規則,提升跨境投資效率,促進金融市場連通。
金融創新引領發展
10年間,天津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特色鮮明。
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長賈科介紹,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推動實施了50余項含金量高、影響面廣、集聚力強的創新政策和試點項目,惠及天津自貿試驗區各類經營主體9萬戶,新增本外幣賬戶超過18萬個,累計辦理跨境收支4300億美元、跨境人民幣結算8700億元,分別佔到全市總量的25%和32%。
“譬如,復制推廣自由貿易(FT)賬戶,讓企業跨境資金收付更加順暢、資金運營管理更加高效,天津市企業自由貿易賬戶業務結算量已突破1.1萬億元。再如,聚焦天津特色產業發展,在全國率先落地實施了融資租賃公司外債便利化、經營性租賃收取外幣租金、離岸租賃對外債權登記等9個創新項目,累計業務量超過350億美元。”賈科說。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研究制定了進一步支持天津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10余條政策措施,涵蓋了深化自由貿易賬戶應用、提升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擴大跨境人民幣使用、支持天津特色產業發展等方面。
產業賦能持續增強
“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是天津自貿試驗區10年建設發展的成功經驗。”天津市濱海新區區長、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單澤峰詳細介紹了天津自貿試驗區在賦能產業鏈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的進展成效。
——創新金融形成規模。探索聯合租賃、跨境轉租賃、保稅租賃、離岸租賃等40個租賃模式,飛機、船舶、海工平台跨境租賃業務全國佔比超70%﹔首創保理行業標准、創新政策30余項,成為全國商業保理行業的重要創新策源地、模式輸出地和機構聚集地。
——“保稅+”多點開花。保稅維修涵蓋航空航天、工程機械、船舶等眾多品類,成為國內業務模式最豐富、政策制度創新最多的地區﹔保稅研發首次應用於航空領域,有力推動了國產飛行模擬機研制﹔國際航行船舶保稅燃料油加注業務落地,天津港配套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網絡貨運蓬勃發展。打造共享經濟企業綜合服務系統,累計整合司機426.6萬名、車輛392.5萬輛,並將服務延伸至運輸裝備、成品油網絡零售、碳資產管理等上下游領域,形成完整的行業生態。
——生物醫藥創新突破。實施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綠色通道試點等創新舉措,吸引羅氏制藥、瑞普生物等200余家重點生物醫藥企業在區內聚集,產值規模近500億元。
下一步,天津自貿試驗區將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在“四個提升”上發力。
提升高標准對接國際經貿規則水平,深入實施RCEP,主動對接CPTPP、DEPA等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圍繞提升投資自由化水平、貿易便利化水平和構建一流營商環境等領域開展積極探索,為全國對外開放貢獻更多“天津經驗”。
提升高站位服務國家戰略水平,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發揮海陸空港的通道優勢、制造業基礎雄厚的產業優勢、先行先試的創新優勢,深化區域協同開放合作,在融入服務國家戰略中更好展現天津自貿作為。
提升高質量賦能新質生產力水平,持續拓展政策應用場景,發揮系統集成創新能動性,鞏固租賃、保理等優勢產業規模。持續深化“五大保稅中心”建設,賦能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努力促進數智產業、跨境電商和新型離岸貿易等新業態發展壯大。
提升高效能深化管理創新水平,優化“一委一辦一局三片區多聯動”工作體系,實現“行政綜合+創新統籌+落地實施”工作閉環。完善制度協同創新、政策共享機制和復制推廣工作鏈條,放大政策溢出效應。完善風險識別和防范機制,提升風險防控效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