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寧河區堅持發展“生態立區”戰略 促進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

昨日,寧河區區長惠冰走進“向群眾匯報——2025區長訪談”直播間,圍繞七裡海濕地修復、文旅特色項目、發展“五新”產業三大領域,通過“生態立區”這一關鍵詞,詳細介紹寧河區在促進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相互轉化的生動探索。
生態修復保護物種多樣性
作為世界三大古濕地之一,七裡海古海岸濕地(以下簡稱七裡海濕地)位於寧河區。區域內擁有大量濕地、林地、河道資源和近百種動植物。近年來,寧河區先后投入140億元用於七裡海濕地的保護工作。為了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保護成果,訪談現場,惠冰展示了一個由藍、綠、白、棕四種顏色構成的七裡海濕地縮微景觀。其中藍色代表七裡海濕地中4.5萬畝的水域,它為候鳥的遷徙提供了重要的食物來源﹔綠色代表以蘆葦為主的淺灘植被,通過實施修復工程,萬頃葦海的場景再次復現﹔白色代表在濕地駐足遷徙的鳥類,每年在七裡海大約有50萬隻鳥類在此過境﹔棕色為七裡海的原生物種——麋鹿,在2010年從北京引進10頭麋鹿后,今年寧河區又從江蘇鹽城引進58頭麋鹿,進一步壯大優化種群多樣性。
“去年,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上,寧河區榮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稱號,我們也向參會各方分享了寧河區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積累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惠冰說。
“生態+旅游” “五一”精彩呈現
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到七裡海濕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寧河區以“生態+”方式強力推進周邊區域的旅游開發工作,著力促進生態價值向經濟效益、群眾受益轉化。
在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毗鄰七星島濕地風景區的七裡海生態教育中心將正式開業,項目中的“探秘古海岸”MR大空間文旅研學項目可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游客身臨其境感受古海岸的滄桑變遷。該項目與附近的正信捌零年代民宿、貝貝生態農場、寧河稻香生態園、七星島濕地風景區等項目一同靜待游客打卡。
此外,寧河在全域內推出“‘五一’有寧河·春江花月宴”系列活動,圍繞三個主題進行——
“春江篇·水韻寧河”中,將舉辦七裡海濕地交響音樂會、濕地生態旅游和親子樂翻天三個有代表性的親水活動﹔
“花月篇·尋芳寧河”中,市民游客們可以在寧河鎮楊泗村漫步於油菜花海中、在俵口鎮民主村七裡海花海中與牡丹、玫瑰等時令花卉拍照留念,亦可前往岳龍鎮庫肯霍夫庄園觀賞百種郁金香盛開美景﹔
“盛宴篇·人文寧河”中,蘆台大集、田園採摘等活動讓在欣賞美景同時,也能品味寧河美食。
“生態+科技”發展新質生產力
寧河區以“生態+科技”為抓手,重點布局新經濟、新部件、新能源、新食品和新材料這五個產業集群。
依托區域和空域優勢打造的中國北方首個低空經濟創新產業園已有42家企業入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達到90余家﹔以“風光發電”為主的新能源領域,“綠電”項目今年將並網發電1100兆瓦以上﹔農產品的精深加工、酒類飲品企業升級改造以及番茄醬甜味食品項目引進都在有序進行中﹔以汽車零部件主導產業為抓手引入的70余家企業,能夠實現300多種零部件的生產,為汽車制造提供配件支持﹔在新材料產業內,寧河區主打引進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落戶現代產業園的天寧瀚陽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所生產的鎳基焊材將填補我國在高端焊材領域的空白。(記者 辛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