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與愛心24小時呵護戶外勞動者

服務站工作人員為騎手測血壓。
凌晨1點,外賣騎手小李刷臉后走進北辰區青(廣)源街道安泰園社區的24小時戶外勞動者智慧服務站,接了一杯熱水泡面。牆上的智能屏幕實時顯示著他的血壓數據:“118/76,正常。”這個40平方米的溫暖空間24小時亮著燈光,已成為北辰區戶外勞動者最貼心的“深夜加油站”。
4月25日,北辰區首個24小時戶外勞動者智慧服務站正式啟用。該服務站由原有驛站升級改造而成,藏著不少“黑科技”智能設備:刷臉進出的智能門禁,直連社區安防系統﹔醫用級健康檢測設備5秒出結果,自動生成電子報告﹔智能充電樁配備溫度感應裝置,過熱即自動斷電。“送餐間隙來測血壓,比去醫院方便多了。”快遞員老王邊操作設備邊展示手機裡的個人健康檔案。站內5台醫用專業設備均為“一鍵式”操作,連吸氧機都配有動畫使用指引,便捷易用。
驛站的設計充滿“職業關懷”:三檔溫控飲水機可滿足泡茶、沖咖啡等不同需求﹔三開門冰箱和智能微波爐等設施簡單實用﹔定制藥箱裡,創可貼、凍傷膏、藿香正氣水等常用藥品分類齊全﹔站外的12個電動車智能充電樁、2組智能換電櫃如同“共享充電寶”,騎手掃碼即可快速充電或更換電池﹔最受歡迎的是角落裡的“暖心姜茶包”——這是由社區志願者親手制作的,讓深夜工作的戶外勞動者能沏上一杯熱茶驅散寒意。
這座24小時戶外勞動者智慧服務站還創新了基層治理模式,推動騎手從“過路客”轉變為“社區合伙人”。驛站成為基層治理的新平台,推行“小哥積分制”,鼓勵小哥參與志願服務,積分可兌換理發券、美食套餐等獎勵﹔30名騎手組成了“民情前哨”隊伍,通過“移動探頭”計劃,及時上報沿途發現的安全隱患。“上次大風天,騎手小吳主動為獨居老人買藥。我們特意請志願者將這一暖心場景繪制成團扇送給他。”安泰園社區黨委書記李陽介紹。
青(廣)源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復制推廣該模式,持續升級服務,投入更多資源,實現“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急可如廁”的全方位保障。正如凌晨仍在驛站休息的環衛工人李姐所說:“有盞燈一直為你亮著,這座城市就有家的溫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