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書寫新時代勞動者的絢麗篇章

阿裡巴巴同城淘鮮達平台配送員郭洪良
京東物流天津惠谷營業部負責人韓磊
滴滴出行網約車司機張瑞
叮當智慧藥房區域店長許湘琴
南樓煎餅品牌創始人王華麗
本組照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編者按
當城市在晨曦中蘇醒,有這樣一群人已踏上征程﹔當夜幕低垂華燈初上,他們的身影依舊穿梭在街巷。值此“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天津日報記者跟隨5位平凡的勞動者,勾勒他們的動人輪廓。
他們,是一個個鮮活個體,是奔波在生活賽道上的逐夢人。網約車司機方向盤上流轉著城市晝夜,外賣小哥保溫箱裡裝滿人間冷暖,快遞員包裹中傳遞著思念與期盼,煎餅店主鐵鏊間烙出煙火溫情,藥房店長櫃台后守護起健康的防線。
他們,也是一個“群像”,是新就業形態浪潮中的奮楫者,以平凡之軀扛起時代賦予的責任。於細微處堅守,在平凡中閃光。無數如你如我,如他們一樣的“平凡英雄”,正用汗水書寫出新時代勞動者的絢麗篇章。
我的配送箱裡裝著夢想和“騎”跡
■ 記者 史鶯
“我就是個低頭干活的人,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還能當選市級勞模。”郭洪良憨厚地笑著。
近日,見到這位46歲的阿裡巴巴同城淘鮮達超市服務平台外賣配送員時,已是下午2點多。剛剛完成幾十單配送任務的他,馬不停蹄回到超市繼續接單。等單間隙,他把妻子准備的午飯,就著一杯溫水囫圇吞下。
平均每月2000多單,客戶滿意率近100%,從業5年間,郭洪良曾3次榮獲華北地區商超行業的“單王”。“看著門檻不高,但想干好這行,需要用心和智慧。”郭洪良不僅對客戶熱情周到,平時還留心記下每條小路,規劃出最優路線,他還發揮“移動探頭”作用,將環境衛生、安全隱患、矛盾糾紛等問題“隨手”上報,為基層治理貢獻力量。
溫暖,是郭洪良愛上並扎根天津的原因:“顧客一句‘謝謝’‘辛苦’讓我暖心,各級工會每逢年節給我們發慰問品,街道、社區還給新就業群體開設‘愛心驛站’,平台也越來越人性化,以前清晨4點就得到超市門口排單,現在用手機App‘排隊’,能在家吃完早點再出門,我還成了天津女婿,有兩個懂事聽話的孩子……”
“隻要用心付出,看似微不足道的崗位同樣能收獲人生精彩。我早把天津當成第二故鄉,也願用辛勤勞動為更多人帶去生活便利。”郭洪良的話語朴實而真誠。
做好城市運轉的“小齒輪”
■ 記者 辛璇
上個周末清晨6點多,在京東物流天津惠谷營業部的庫房內,負責人韓磊和營業部的小伙子們就已到位,等待分揀中心貨車的到來。“今天早上這車有3500多個快件,和平時的工作量差不多。”等車間隙,韓磊一邊在后台系統上查看上午的貨物量,一邊告訴記者,“‘五一’期間的快遞量不會出現太大變化,我們安排了足夠的快遞小哥,確保配送時效。”
2017年,韓磊從河北省保定市來到天津,成為一名快遞員。“平凡但責任重大”的想法在工作的第一天便深深印刻在了他的心裡。在擔任一線快遞員期間,韓磊的攬收和投遞准確率為100%,未收到一單投訴,是大家交口稱贊的“熱情靠譜的小韓”。憑借著出色的業績表現,韓磊在2020年升任京東物流梅江營業部網點負責人。由於人手短缺,配送時效跟不上,當時梅江站的客戶滿意率非常低,韓磊與同事們一起梳理流程,齊心合力,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將該站點打造為天津標准化形象站。去年下半年,韓磊調入惠谷營業部,負責精武鎮全域的配送業務。
日前,韓磊榮獲2025年天津市勞動模范稱號。從業近8年的時間,小韓變老韓,從一線快遞員蛻變為優秀的一線管理者,韓磊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這座城市,用速度和真心助力千家萬戶的便利生活。“我們就像城市運轉中的小齒輪一樣,隻要我們轉得又快又順暢,大家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加便捷。” 韓磊說道。
用滿滿誠意換乘客“乘”心如意
■ 記者 史鶯
自從7年前轉行成為一名滴滴出行網約車司機,張瑞便告訴自己,這不僅是一份賴以謀生的職業,更是百姓美好出行的“守護者”,也是一張展現天津城市形象的流動“名片”。於是,兢兢業業、古道熱腸、耐心周到、風趣幽默、風雨無阻、正能量……都成為乘客給他留言“點贊”的關鍵詞。
早晨7點,城市進入最繁忙的時段,張瑞也發動油門,開啟一天的工作。身為土生土長的天津人,“樂和”二字刻在張瑞的骨子裡:“把車開好,就得養成好心態,能讓的咱多讓一下,趕上緊急情況時,跟對方司機打個手勢、客氣一下,大家總會相互照應。”
“這幾年來天津的游客越來越多,常有人上車就問:天津哪兒好玩?我也做了很多功課,發現不只是熱門景點,咱天津還有很多冷門景點也不錯,就根據乘客的年齡、喜好、體力進行推薦。”張瑞說。
車外是津城美景,車內是人情冷暖。張瑞總會在他人需要處,及時伸出援手,傳遞正能量。“一次,一位單獨抱孩子就醫的女乘客焦急萬分的上車,當時正是高峰時段,我就憑經驗選擇了最快路線趕到兒童醫院,並在途中給乘客講解兒童醫院電子取號流程,減少等待時間。”
張瑞說:“身為新就業群體的一員,我有幸當選2025年天津市勞動模范,這是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我將繼續在這個平凡崗位上,用滿滿誠意換乘客的‘乘’心如意。”
藥房裡的“健康守護者”
■ 記者 李楊
4月30日清晨,叮當智慧藥房湖北路小白樓門店裡,店長許湘琴麻利地理了理白大褂,手指在智慧藥房系統的電子屏上劃動:“再補兩盒抗過敏藥,春季是花粉過敏高發期,顧客需求量大。”轉身又囑咐配藥員,“‘五一’假期很多藥企休息,把慢性病藥品庫存盤點3遍,咱們多備一份,顧客就少跑一趟。”
這位48歲的執業藥師,10年間從單店店長成長為管理10家智慧藥房門店的負責人。當數字化浪潮席卷醫藥行業,叮當團隊把傳統藥房的溫度融進科技血脈,為顧客解決各種購藥用藥難題。
“那天下午,一位父親沖進店裡,手都在發抖。”一幕往事浮現在許湘琴腦海,4歲孩童因全身大面積燙傷在醫院就醫,醫院燒傷濕潤膏庫存告急,孩子家長跑遍周邊藥店無果,情緒幾乎崩潰。許湘琴當機立斷:“您先拿走店裡僅有的3支,剩下的交給我!”
她腦子裡飛快地思考,“可以調取全市6區全部門店庫存數據”,於是抓起車鑰匙就沖進暮色。輾轉數十公裡收齊20支藥膏,又驅車送往醫院。許湘琴說:“藥房人最懂‘救命藥’3個字的分量。每次看見貨架上的藥,就像看見無數雙等待希望的眼睛。”
不久前,許湘琴榮獲2025年天津市勞動模范稱號,她動情地說:“這份榮譽不屬於我個人,而是屬於每一個在深夜為患者送藥的叮當人。我們會繼續用專業守護健康,用愛心傳遞溫暖,讓每一盒藥都成為希望的種子。”
鏊子上的人間煙火
■ 記者 李楊
“五一”假期前夜,南樓煎餅總店的燈光亮如白晝。店長王華麗系著圍裙,手指翻飛間,一張張金黃的煎餅在鏊子上舒展。“山東章丘長白蔥甜,張家口的綠豆香,加上地道的天津甜面醬,少一個都出不來這老味兒。”蔥白在燈下泛著玉色的光澤,窗外的隊伍早已從店門口蜿蜒至街角。
“妹子,還是老樣子,來10套,工友們吃完好開工!”見到夜車司機張師傅,王華麗趕緊招呼著:“好嘞,我給您裝到保溫袋裡。放假這幾天活多,您多注意身體!”
“王姐,我回來啦!”隊伍裡突然響起熟悉的聲音,拖著拉杆箱的鄰家男孩舉著登機牌來到窗前,“出國念書3年,夢裡都是這口酥脆!”王華麗笑著往他煎餅裡多塞了片馃箅兒,油紙袋上城市剪影的印花格外好看。
20年前,21歲的江蘇姑娘王華麗和丈夫支起煎餅攤時,連“畫圓”都要從頭學起。為調出地道口味,她嘗遍天津大小煎餅攤,用一年時間反復試驗,終於復刻出地道的天津老味兒,並創立了“南樓煎餅”品牌。作為新時代個體經營者,王華麗飲水思源,這些年,她吸納40多名農民工實現就業﹔多次參加國際餐飲品牌活動,讓更多人愛上天津美食﹔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成為志願服務隊伍中的一員。不久前,王華麗榮獲2025年天津市勞動模范稱號,她說,是天津這座城市和這裡的人們一路護航她走到今天。
“加盟商快把電話打爆嘍,可這些店就像自家孩子,得牽著手慢慢走。”爐火映照下,王華麗眼裡盛滿笑意,“你看鏊子上細密的氣泡,多像咱們老百姓的日子——熬出香氣的,才是真滋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