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鐵線織就城市幸福出行網

調試燈具、勾縫、打膠……走進天津地鐵4號線北段工程果園南道站施工現場,工作人員穿梭其中,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正在做最后的沖刺,保証線路按時開通。”該工程建設方中鐵(天津)軌道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建設管理部工程師袁昊說,目前,工程已進行裝飾裝修和設備安裝的收尾工作,同時開始空載試運行,預計4月底,便能正式開啟“跑圖”,即按照列車運行圖進行不載客試運行。
天津地鐵4號線北段進行空載試運行。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這是我國北方首條全線採用永磁同步牽引系統的地鐵線路。這一系統不僅高效節能,可將平均牽引效率提高3%至6%,使列車綜合節能25%,每年每列車節電35萬度,還能提升電網質量、降低噪聲污染、減輕車輛自重、提高控制精度,為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這也是天津市首條採用全國產化全電子連鎖的地鐵線路。“中心站設置一套聯鎖主機,可實現多站點集中控制,故障報警定位准確,安全可靠,便於維護。”設計人員介紹。
隨著控制中心一聲令下,列車緩緩從停車場駛出,開啟空載試運行……在天津地鐵7號線南段賽達路站,亦能感受到正式通車前緊鑼密鼓的施工氛圍。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目前各方面工作都在有序推進。”天津地鐵7號線指揮部工程管理部經理王業紅回憶,在建設過程中,7號線一路“打怪升級”:針對地層中超硬鐵板砂層,引入國內最先進的寶峨80S成槽機,為保証垂直度,引入中國科學院最先進的彩色超聲波檢測儀﹔在地下四層三線換乘車站腫瘤醫院站,最大開挖深度達36.8米,地連牆最大深度達70.3米﹔“穿針引線”,10次穿越中石油橋樁群縫隙,最終實現2公裡超長區間接收高程零誤差,這一成果在地鐵建設領域極為罕見。
在天津地鐵7號線王蘭庄站,施工人員檢查收尾工作。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當下,天津地鐵線路“多線齊建”,除4號線北段、7號線,中心城區的8號線及延伸線、11號線延伸線和濱海新區B1、Z2、Z4線等項目均在火熱施工中。
8號線盾構施工現場。受訪者供圖
“按工程計劃,地鐵4號線北段(小街站至西站站)和7號線南段(賽達路站至鼓樓站)都將於今年下半年建成通車。這兩條線路通車后,將有效緩解穿越北辰區京津路以及中心城區衛津路、南門外大街中軸線的交通壓力,帶動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以下簡稱“天津住建委”)重大項目辦公室主任趙曉陽介紹,此外,年底前濱海Z4線北段(營城街站至北塘站)也將建成通車,屆時天津市地鐵通車裡程將突破400公裡,城市交通格局迎來嶄新篇章。
隨著多條線路進入收官沖刺階段,眼下,天津正加速“還路於民”“還綠於民”,最大限度消除施工對市民生活的影響。
自2024年8月以來,天津住建委組織地鐵建設單位對中心城區73座在建地鐵車站制定“一站一策”還路計劃,在保障合理施工需要前提下應退盡退,爭取早日還路於民。截至目前,44座車站已達到退路標准,其中王蘭庄站、吳家窯站、腫瘤醫院站等33座佔用主路施工的車站退出主路,使衛津路、復康路、友誼路等主干道的交通得到改善。計劃今年8月底前,福安大街站、天塔站、馬場道站等17座車站的退路工作也將完成。
“此外,我們還將對道路設施恢復、綠化景觀提升、交通設施和城市家具等元素進行全面整合,統籌考慮,高標准完成道路恢復和綠化景觀提升,為全市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提升添磚加瓦,為市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趙曉陽說。
地鐵的快速發展,不僅是城市交通的裡程碑,更是城市經濟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在天津,地鐵線織就城市幸福出行網的故事,還將繼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