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專家提醒市民
假期出行做好健康防護

“五一”假期,人員流動和聚集性活動增加,傳染病傳播風險也相應上升。天津市疾控中心專家提示市民,假期前往旅游景點、交通站場等人員密集場所要做好自我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同時,出行期間要預防蚊、蜱叮咬,不接觸疫源動物及產品。
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所長、主任醫師吳彤宇介紹,蜱是多種傳染病的傳播媒介,常通過叮咬將病原體傳播給人,我國大部分地區4月至9月為蜱活躍期,人被蜱叮咬的風險顯著增加﹔另外,人們假期出游還需預防蚊子叮咬,避免感染登革熱、瘧疾等疾病。具體的預防措施包括:盡量穿著長袖上衣和長褲前往林地、草地等蚊虫密集的地區,還應盡量選擇淺色系的衣物﹔衣物材質最好選擇質地較為緊密的棉質、滌綸等,表面最好光滑一些,讓蚊虫不容易附著﹔戶外活動時遠離茂密的草叢、潮濕的溝渠等蚊虫棲息地,並盡量避免在黎明、黃昏等蚊虫活動高峰期出行﹔攜帶、使用成分含有避蚊胺、驅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驅蚊液,通過揮發在皮膚周圍形成屏障,一般來說驅蚊液能提供數小時的防護﹔住宿盡量選擇有良好防蚊設施的房間,入住后檢查紗窗和紗門是否完好無損,確保沒有縫隙讓蚊虫進入室內。
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主任醫師高璐介紹,“五一”假期,市民前往旅游景點、交通站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需注意:首先是做好健康監測,出行前若出現發熱、持續咳嗽或腹瀉等症狀建議取消或推遲出行,途中發現異常或緊急情況可向景區景點、交通站場的服務台或志願者說明情況尋求幫助、告知飛機或高鐵乘務人員必要時調整座位、優先選擇附近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近就醫,返程后出現呼吸困難、持續高熱等症狀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近期旅行史。其次是做好個人防護,可根據需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觸公共設施后避免觸摸口鼻眼,還可以准備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濕巾清潔手部。(記者 徐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