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

聚焦制度創新 打造首創首試集成高地

2025年05月08日08:51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聚焦制度創新 打造首創首試集成高地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洒向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以下簡稱天津機場片區),這裡已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往返各地的航班有序起降,國產新能源汽車即將“出海”,保稅維修機庫裡技術人員准備開工……航空航天、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在這裡蓬勃發展,一項項改革舉措、一個個重點項目賦能這片熱土,以制度型開放的澎湃動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自貿試驗區在推動高水平開放中承擔著重要使命。10年來,天津機場片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持續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探索,有效發揮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台作用,成為推動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示范者和引領者。

激發開放型經濟活力

開放是刻在自貿試驗區骨子裡的基因。在天津機場片區,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每天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機遇與挑戰。

走進位於天津港保稅區海濱九路的森揚國際汽車城,5萬余平方米的展廳中入駐了200多家商戶,日均接待車商和消費者達千人次。

“森揚國際汽車城與天津自貿試驗區是同年同月誕生的。10年來,得益於自貿政策紅利,汽車城發展迅速。”森揚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揚集團)運營總監宋娜娜說,“作為天津港保稅區參與平行進口汽車全產業鏈的頭部企業,我們在2015年成為天津首批平行進口車試點平台之一。2019年,天津獲批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我們又成為第一批先行先試的企業。在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引導下,公司業務迅速拓展,目前年營業額達到25億元,海外合作伙伴已有200多個。”

2022年二手車出口900台、2023年出口8000台、2024年出口超過11000台……這是森揚集團拓展海外業務,三年走出的三大步。

“今年,公司增加了汽車零配件海外銷售業務,希望在海外主要市場建立一批二手車出口服務合作店鋪,派出專業技術人員為當地提供維修、培訓等服務,提供零配件、檢測設備和技術支持,有效提升海外消費者售后體驗,進一步開拓市場。”宋娜娜說。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發展。多年來,天津機場片區將先行先試的改革舉措嵌入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中,創新“貿易+”賦能新興業態,秉持“專家+管家”服務,加快培育網絡貨運、平行進口汽車、二手車出口等新興增長點,天津口岸平行車進口量和二手車出口量均位居全國前列,片區的產業吸引力和競爭力持續提升。

據了解,天津機場片區積極開展新型貿易模式探索,實現了多領域突破——

推動離岸貿易創新發展,創新建立“外匯管理部門+屬地行政主管部門+商業銀行+離岸貿易企業”四方聯合現場辦公的“天津模式”,創新推出“離岸貿易+跨境電商”業務模式。截至去年底,推動中墾國邦、高利爾、美卓奧圖泰等企業開展離岸貿易業務,合計完成業務超過60筆,結算金額約1.4億美元。加速新型貿易服務支持中心建設,吸引有資質的企業、機構作為合作方,從金融、法律等方面培養優質企業開展相關業務,有效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推動中策橡膠公司通過哈爾濱銀行開展對俄業務結算,首單橡膠對俄貿易已經完成收匯。

賦能產業創新升級

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使命所在。勇於“探路”,也敢於“首創”,天津機場片區在制度創新上持續突破,塑造產業發展新動能。

午后,距離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不遠處的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海特)維修機庫裡,等待維修的飛機排得滿滿當當。

“我們正在新建一個三機位的飛機維修機庫,計劃今年7月投產,屆時,生產線規模將達到9個機位,這裡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獨立第三方飛機大修及改裝基地。”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晗說。

天津海特是一家專門為飛機大修、改裝等提供服務的企業,成立初期以國內業務為主。在李晗看來,正是由於自貿試驗區政策不斷創新突破,才讓企業“解鎖”新業務,贏得了轉型為外向型企業的契機。

近年來,天津機場片區大力發展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陸續出台了《支持和鼓勵航空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發展若干措施》《規范和指導企業適用保稅維修再制造政策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支持航空保稅維修及再制造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保稅維修和再制造業務環境保護監管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多項為國內首創。

依托這些政策,2019年12月,天津海特成為全國首個獲批在綜保區外開展飛機客改貨業務的企業,從基礎定檢到深度客改貨,再到整機噴涂,業務量持續攀升,逐漸在全球保稅維修再制造領域站穩腳跟。其境外業務收入從2019年的200萬美元增長到2025年預計的1550萬美元。

截至目前,天津機場片區已有空中客車、龐巴迪、古德裡奇等12家企業獲批開展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天津百旭智造有限公司獲准國內首批開展汽車零部件保稅再制造業務試點。利星行機械(天津)有限公司申請開展保稅維修業務的4個品類進入商務部等三部委發布的第三批綜保區維修產品目錄。這裡已成為我國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模式最豐富,相關標准、政策制度創新最多的地區。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自貿試驗區肩負著“為國家試制度”的使命,也承擔著“為地方謀發展”的重任,制度創新紅利在不斷轉化為發展動力的同時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疑難病、罕見病、特殊危重病用藥一直是業界難點。開設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綠色通道試點,讓患者率先用上還未在我國境內上市的創新藥,這是天津機場片區作為改革“試驗田”的又一新嘗試。

“我們利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政策,探索引進國外已上市、國內未上市的進口特殊急需藥品,在天津市腫瘤醫院空港醫院開展臨床應用。相關部門積極聯動建立快速通道,最快可在三周內完成全流程審批。”天津市腫瘤醫院空港醫院院長郝繼輝說。

據了解,截至2025年2月,天津市腫瘤醫院空港醫院已經完成了13批次臨床急需進口藥物申請,涉及5種藥物,應用於17名患者,最小的隻有2歲,最大的73歲。

“目前,他們的治療效果都非常好,有的病情得到緩解,有的取得預期效果等待后續治療。相比到國外治療,不僅免除了出國就醫的奔波,還大幅降低治療成本,每名患者治療費用可節省40%。”郝繼輝說。

據了解,目前,我市正在起草臨床急需藥品進口綠色通道2.0版試點方案,探索進一步優化臨床急需藥品進口審批流程,讓更多患者受益。

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圍繞實體經濟發展,把企業的需求通過創新的思路招法,在各職能部門的協同下落到實處,落到產業上、落到效益上。”這是天津自貿試驗區天津機場片區工作局局長何江對天津自貿試驗區10年發展歷程的體會,“未來,我們將繼續充分利用自貿政策優勢,探新路、謀突破,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以天津實踐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再上新水平。”(記者 陳璠)

(責編:崔新耀、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