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創區10周年:碩果盈枝展佳績 揚鞭奮蹄踏新程

人民網天津5月17日電 (記者孫翼飛)“經過十年積累、培育和發展,金融業增加值由2014年的1390億元增至2024年的2565億元,增長84.5%,金融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由2014年的8.8%增至2024年的14.2%。”在5月16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高水平建設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走深走實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公布的一組數據振奮人心。
發布會現場。天津市政府新聞辦供圖
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唐力介紹,十年來,天津金融系統以強烈的機遇意識和主動精神,全面落實國家賦予的任務使命,緊扣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和“三新”“三量”重點工作,推動金創區建設在津沽大地生動實踐、結出碩果。
金創區“四梁八柱”持續夯實,金融業發展質效不斷提高。經過十年積累、培育和發展,天津金融業綜合實力不斷邁上新台階,現代金融體系逐步健全完善,成為全國少數幾個金融“全牌照”省市,存款、貸款規模連續跨過3萬億元、4萬億元量級。今年一季度,金融業增加值保持穩健增長,佔全市GDP比重升至15.6%,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要素配置能力持續增強,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成效凸顯。聚焦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強化金融資源供給,加大金融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力度,2024年全市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2%。截至2024年末,全市科技創新企業貸款、綠色貸款、重點產業鏈貸款比上年分別增長20.7%、17.2%、23.5%,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同比下降0.32個百分點,處於歷史低位,金融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持續顯現。
金融改革創新持續深化,發展動能活力競相迸發。十年來,相繼推出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案例183個,其中全國首單43個,不僅為解決行業堵點痛點、滿足企業所急所需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也為全國金融創新發展積累了經驗、探索了路徑。
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區域行業影響力明顯提升。結合天津資源稟賦和產業特點,推動一批標志性項目落地。同時,統籌發展與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積極營造健康有序的金融發展環境。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作出的重要部署。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張建華說,下一步,天津將緊密結合天津科教、產業、區位等優勢資源和國家賦予的政策機遇,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健全綠色金融標准體系,豐富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產品服務,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提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水平,強化銀發經濟金融支持,提供便捷養老金融服務,加快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構建應用便利、安全高效的數字支付服務體系,持續推進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見效,更好賦能高質量發展。
同時,天津將持續推動租賃和保理等特色金融行業創新發展,在融資租賃方面,重點打造飛機租賃、船舶租賃、出口租賃離岸貿易三大世界級租賃中心。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一級巡視員黎紅介紹,10年來,國家多次對天津租賃和商業保理行業發展提出具體要求,賦予天津市多項支持租賃和商業保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天津也高度重視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行業發展,將其定位為金創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出台配套促進行業發展相關意見,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政策體系,帶動了這兩類機構集聚,持續推動國際一流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和全國商業保理之都建設。
唐力表示,下一步,天津金融系統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緊密圍繞全市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高水平推進金創區建設,著力在加強區域聯動、推動金融和全產業鏈深度協同、用好新政策新工具和深化金融改革四個方面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取得更大成效,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