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文旅 天津胡家園街蹚出融合發展新路

人民網天津5月19日電 (楊僧宇)5月16日,由濱海新區區委宣傳部組織的“媒體瞰濱城·走進胡家園”採風活動舉行,記者團來到胡家園街道,圍繞農業產業發展、農村文化傳承、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採訪胡家園街鄉村振興成果。
在華大靈芝庄園,靈芝盆栽、靈芝孢子粉、靈芝茶、金耳、鬆茸等各種高品質食用菌為主的特色產品正在生長。
華大靈芝庄園工作人員向記者團講解靈芝種植技術。 人民網 楊僧宇攝
總經理高寶華介紹:“華大靈芝庄園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珍惜食用菌種植研究,擁有90畝食用菌加工廠區,已建成食用菌工廠生產車間、食品加工廠、陽光智能溫室等多種農業基礎設施,現有金耳、榛鬆茸、靈芝、猴頭菇等珍惜食用菌,年產量在1萬斤左右,年產值達200多萬。”
“我們這裡是塘沽片區最大的錦鯉養殖基地,魚苗是從日本進口來的高品質魚苗。”三川橋金島錦鯉養殖基地負責人任玉鵬告訴記者們,該基地通過與天津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提高養殖技術,同時還以抖音直播的形式將金島錦鯉銷往全國,極大降低了養殖戶成本,經濟效益大幅提高。
記者團參觀金島錦鯉養殖池。人民網 楊僧宇攝
中西村百姓農場負責人魏志輪表示:“我們農場所有蔬菜水果均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土壤培育及生長過程均使用天然有機肥料及自制環保酵素,遵循蔬菜自然生長規律,整個過程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平衡,是真正的無公害生態種植。”
記者團參觀百姓農場綠色蔬菜(茄子)大棚。人民網 楊僧宇攝
記者團在大埝村“記住鄉愁”農耕民俗博物館參觀。人民網 楊僧宇攝
作為天津市首批數字鄉村示范村,大埝村“記住鄉愁”農耕民俗博物館通過實物展示,場景還原、VR體驗等方式,生動展示該村發展歷程。館內上萬件藏品集中展示了各個時期的農耕生產、生活用具、生活場景。
八堡綠廊項目俯瞰圖。人民網 楊僧宇航拍
八堡綠廊風光秀麗、空氣清新,是胡家園街踐行綠色生態理念的重要場所之一。胡家園街道副主任張彬說:“近年來,胡家園街緊扣現代都市農業定位,不斷創新發展特色種植業,打造了一批農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產業點位,依托生態綠廊,創新打造了綠廊騎馬、野騎摩托等文旅體驗項目,不斷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將“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產值”、“美麗風景”轉化為“發展前景”,以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生態紅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