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開區:以“繡花功夫”織密就業網

“沒想到家門口的小驛站,真解決了大難題!”走進天津市南開區興南街道就業驛站,51歲的張先生正與工作人員分享體會。1個多月前,張先生因為年齡大、技能單一而求職無門。驛站就業服務專員通過“一對一”指導優化簡歷、模擬面試,並全程陪同參加招聘會,最終助其入職心儀崗位。
從大齡失業人員成功再就業,到互聯網營銷學員結業即簽約,南開區正以建設“家門口”的就業驛站為抓手,推動公共就業服務直達基層,努力打造高質量充分就業新格局。今年1至5月,南開區新增就業9791人,幫助近5000名失業人員再就業,幫扶近600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就業局勢穩中向好。
張先生的經歷正是南開區就業驛站精准服務民生的縮影。今年以來,南開區積極落實天津市2025年20項民心工程,全力推進“15分鐘就業服務圈”建設,廣開、嘉陵道、王頂堤等街道的6家就業驛站相繼啟用,覆蓋街域常住人口近40萬。這些平均面積不足30平方米的“小陣地”,包含了“接待服務、信息查詢、業務辦理”等功能分區,通過資源整合與模式創新,成為破解就業供需矛盾的“關鍵一招”。
面對企業“招工難”與群眾“就業難”的結構性矛盾,南開區各街道就業驛站依托天津公共就業服務網,提供崗位發布、政策咨詢等服務,解決企業和求職者的需求。與此同時,驛站就業服務專員積極走訪轄區企業募集崗位,對失業人員實施“一人一冊”動態跟蹤,線上線下齊發力,實現人崗精准對接。
在標准化服務基礎上,南開區各街道就業驛站因地制宜探索差異化路徑。王頂堤街聯合技能培訓學校及多家優質企業,成功舉辦“互聯網營銷師培訓學員專場崗位推介會”,最終7名學員現場簽約,實現“結業即就業”﹔興南街創新“1+9+3”服務網絡模式,以1個驛站聯動9個社區,打造“企業圈—社區圈—培訓圈”三圈聯動生態,對就業服務進行全方位提升﹔嘉陵道街積極聯動天津市清潔行業協會,聚焦中、高齡求職者,滾動發布低門檻零工崗位﹔長虹街聯合企業、院校開設電商直播等課程,推動技能與崗位“無縫對接”﹔廣開街積極走訪轄區7座商務樓宇企業,為各類求職者提供多元化崗位供給﹔向陽路街邀請人大代表參觀就業驛站,實地考察其建設運營情況和工作模式,並向企業代表現場征集崗位,后續推薦轄區居民成功入職。截至目前,全區6個就業驛站累計開展特色活動15場,收集崗位2000余個,服務失業人員、就業困難群體超800人。
“就業驛站不僅是服務窗口,更是資源樞紐。”南開區人社局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快就業驛站建設,推動驛站服務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躍升,讓“家門口”的就業驛站成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暖心站”,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記者 廖晨霞 通訊員 石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