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了枝葉,亮了心窗

“樹枝‘哐哐’砸窗戶,屋裡黑得像晚上!”馬場街東風裡100號樓3門的居民愁容滿面。
枝繁葉茂的大樹,如今成了“煩惱源”:不僅擋住了陽光,每逢刮風下雨便搖晃不止,樹上還愛掉虫子,掃都掃不干淨。
想修剪?難!麻煩卡在了鄰裡關系上。四樓的王先生解決問題心切,之前對園林部門聲稱樹是自家的,還拉了幾戶鄰居聯名要求修剪。
“這樹也不是他的,他憑啥擅自做主?而且修樹不得征求全體住戶意見嗎,為什麼不問我!”三樓的李女士得知后非常生氣,兩家爭執不下,修樹的事徹底擱淺。
這棵“煩心樹”,連帶鄰裡矛盾,成了樓門居民心頭的“疙瘩”。社區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這一情況,立即上報至街綜合治理中心。
“樹是表象,根子在鄰裡信任裂了縫。”街綜治中心主任王勁勇一針見血,但他沒急著去動樹,而是帶著中心干部和網格員,挨家挨戶走訪,重點傾聽李、王兩家訴求,同時查閱社區檔案,很快有了結論:樹確實影響了住戶的採光,王先生冒名認領的做法也確實欠妥,傷了鄰裡和氣。
症結找到了,得趕緊解。馬場街當即啟動了“駟馬聯調”招牌機制。街道綜治中心吹哨,馬場派出所民警、司法所調解員、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技術員聞令而動,迅速集結在“煩心樹”下,現場“會診”。
區園林技術員圍著大樹仔細勘驗:“樹枝已嚴重侵入建筑安全距離,木質部分明顯老化,遇大風極易折斷傷人,且存在病虫害隱患,必須立即進行科學修剪!”
專業判斷一出,大家心裡有了底。司法調解員趁熱打鐵,分頭做工作。“王師傅,您解決問題心切我們能理解,但冒領樹木、沒有征得全體住戶的同意,傷了鄰裡情分,確實不妥。”調解員推心置腹。
轉頭又耐心勸導李女士:“李姐,樹的問題不解決,安全隱患是實打實的,像‘定時炸彈’,大家都不安心,咱得先解這個燃眉之急。王師傅做法欠妥,街道一定幫您理直這口氣!”
幾方合力,掰開揉碎講清安全隱患的緊迫性、鄰裡和睦的重要性以及冒名行為的失當性。
在專業意見和情理交融的疏導下,李女士眉頭漸漸舒展,王先生也誠懇地向李女士道歉:“李姐,對不住,是我太心急了,方法不對。”
雙方當場達成一致:立即修剪!
次日,園林工人准時抵達,電鋸聲起,危險枝椏應聲落地,困擾多時的安全隱患消除了。
看著亮堂起來的屋子,王先生臉上露出了笑容,樓道再碰面,李女士也主動點頭致意,鄰裡間的寒冰悄然消融。
“這‘駟馬聯調’真管用!專業人干專業的事,講理又講情,疙瘩解開了,陽光也回來了。”目睹調解全過程的劉大爺感慨道。
一場由“煩心樹”引發的鄰裡風波,在基層治理力量的精准介入下,化干戈為玉帛,不僅剪掉了擋光的樹枝,更點亮了居民心中的暖意。
“有這張聯心卡,隨時都能找到人幫忙,心裡踏實多了。”張阿姨拿著一張小卡片樂呵呵地說,“卡片上印有社區、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員聯系方式。”
以這棵“煩心樹”的成功調解為契機,街綜合治理中心轉變工作方向:不能總等問題冒出來,得主動找問題、解難題,很快設計推出了“聯心卡”,發到了家家戶戶。
“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街道綜合治理中心轉變工作作風,也給自己定了新規矩:少開會多跑腿,少坐班多走訪,少部署多協調。始終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貫穿始終,以問題解決質效檢驗學習教育成效。”馬場街道綜合治理中心主任王勁勇表示。
來源:天津市河西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