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由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滨海新区区委网信办、人民网天津频道共同主办的“外媒看滨海”大型采访活动在天津滨海新区启动。
智慧滨海宜居新区是最靓看点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多家境外媒体记者将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多个点位实地采访采风,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取得的新成就。
在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从指纹到虹膜,乃至走路的步态,都可以成为智能设备识别身份的“密码”,便捷地帮助人们开启或捍卫生活中的道道“闸门”。外媒记者在参观时纷纷赞叹不已。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薛金鸽介绍说,研究院研发方向涵盖智能计算、全媒体大数据智能处理、多模态智能识别与智能云服务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五年,研究院将充分利用天津五大战略叠加机遇期,紧扣小巨人升级版和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建设智能身份识别、智能监控、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重点工程,打造天津特色的“智能+”名片。
走进生产厂房,一架直升机映入眼帘,当工作人员介绍到它是一架重达300kg的无人机还能用于农业和物流等方面时,外媒记者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提问,并在采访之余拿出手机与无人机合照。“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无人机!”来自利比里亚《新闻报》的尼姆雷竖起了大拇指。
“这款大型无人机是全球首款由商业公司改造直升机生产的,飞行时间可达到4小时。”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媒介经理李云飞介绍说,“公司专注于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制造,目前无人机可应用于农业、物流等领域。希望未来能用人工智能机器替代人工,以此来减少人工成本。”
2016年11月,由京津两市共同建立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揭牌。目前产业协同创新已初见成效,中关村引入企业与天津企业协同发展。自管委会揭牌以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638家,注册资金86.83亿元,来自北京企业200余家。
走在两侧布满入驻企业展示的走廊上,外媒记者们围住工作人员,积极询问入驻企业的发展、主营业务等问题,工作人员就问题分别进行一一解答。来自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的阿卜杜勒·瓦吉德·汗表示,天津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天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希望天津的科技成果也能向世界推广。
“看,飞鱼!”在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里,来自安哥拉国家电视台的若奥一下子被大厅里水柱中的水下机器人白鲨MAX ROV吸引住了。走进另一个展厅,新颖多样的体验产品让外媒记者们争相体验。来自布隆迪《新生报》的姆伯尼汉库耶在体验了手持白鲨MIX水下助推器后兴奋不已。
“我们开发这些产品,是希望更多的人体验到水中游玩的乐趣。”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姜平月介绍,深之蓝是国内第一家从事全系列水下机器人研发的高科技公司。目前合计申请授权专利150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核心装备保障能力。
来自巴西《商业观察报》的卡多索,一到滨海图书馆就赶忙拿出手机,让朋友帮他录制视频,“知道这次会来‘网红’图书馆参观,我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这是一座很美丽的图书馆,它可以吸引很多人来读书。”在参观完滨海图书馆后,卡多索和其他外媒记者还去到了美术馆、演艺中心,他表示,这里的文化和巴西的不同,我想把中国文化带回巴西。
“好一朵茉莉花呀……”刚到天津滨海新区华纳社区,“外媒看滨海”采访团就听到了歌声,外媒记者们寻着歌声走进社区的音乐舞蹈教室。一曲结束,记者们迅速围了过去进行采访,“您觉得在这里住得怎么样?”塞拉利昂《协和时报》的马尔盖凑过去问。“我觉得住在这里棒极了,社区服务很好,我们天天都过来唱歌跳舞!”76岁的合唱团组织者周国云向他介绍道。
许多外媒记者都是第一次看到水性汽车漆的生产线,采访之余纷纷赞叹。在参观完整个生产线后,来自老挝巴特寮通讯社的帕努翁表示,能来参观水性汽车漆的生产流程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之前看过其他公司有这样的技术,但这是第一次看到涂料公司有这样的技术。我觉得PPG公司在环保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其他公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