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平津馆改陈完成 “七一”起免费开放

2021年06月28日12:12 | 来源:天津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平津馆改陈完成 “七一”起免费开放(图)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平津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陈工程已全部完成,7月1日起免费对外开放。日前,记者提前探访,改陈后的平津馆基本陈列将以丰富的展示内容、全新的展陈形式、逼真的场景复原、现代化的多媒体展示手段,为社会各界观众提供互动式、沉浸式参观和党史学习教育平台。

  展陈文物3500件,平均每4件文物就有1件是首次展出

  改陈后的平津馆基本陈列由序厅、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英烈业绩和伟大胜利六个部分组成。展陈面积、展线长度和文物陈列数量较之前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此次改陈,平津馆几乎将馆藏的珍贵文物倾囊而出,展厅内文物的陈列数量多达3500件,比之前的展陈数量增加了近千件,相当于平均每4件文物就有1件是首次展出,这其中“反饥饿反内战大字报”“董其武的委任令”等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像平津馆这样在改陈中增加文物级别之高、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的,在同行业内都是非常少见的。

  步入序厅,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组名为“阔步向前”的大型铸铜塑像。平津馆馆长王培军告诉记者:“这次改陈有众多亮点,眼前的五大书记铸铜塑像就是第一个。”据了解,原来五大书记脚下的底座高度只有20厘米,现在不仅将底座加高至45厘米,还通过艺术化的构思和创意将底座设计成黑土地的模样,让观众进入展厅,瞻仰着五大书记,油然而生无比崇敬之情,同时脚下的黑土地将五大书记根植于中国大地,根植于人民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示形式有大突破,兵器展台令人震撼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次改陈在文物展示形式上也有了较大突破,由于之前对文物保护的手段有限,文物就放在普通的展柜里,这次均换为恒温恒湿的展柜,文物展陈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在文物的展示上,也由原来的平铺摆设改为立体展示,便于观众多方位、多角度参观展品。

  作为军事题材的纪念馆,兵器展品无疑是军事爱好者和兵器迷的关注看点,除了在展厅墙壁上随处可见排列整齐的枪支布列外,全新呈现将近占据了半个展厅的兵器展台更是令人震撼。马克沁重机枪、汤姆森冲锋枪、卡宾枪、九二式步兵炮等各式型号在解放战争中使用的长短枪支展品吸引人的目光,这些展品展现了那段难忘的历史,让人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场景复原让历史真实再现,重温红色记忆

  西柏坡是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就是在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毛泽东主席和他的战友们领导和指挥了震撼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展厅内“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办公室旧址”复原景观,真实再现了毛泽东主席在指挥三大战役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伟人气魄。

  走上三楼,仿佛进入到70多年前的战场,硝烟和战火犹在,张家口大境门复原城墙上的“弹孔”,见证了打响平津战役的第一枪。烧得发黑的新保安城墙,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王牌”三十五军的激烈战斗。

  走进人民支前厅,一组繁忙热闹的场景进入了记者的视线,送子参军、抢救伤员、缝制军鞋、赶制军粮的场面呈现了在战争中人民群众支援前线解放军的情景,运输用的木船和推车,破冰用的棱枪和木榔头,让参观者深刻体会到“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真正含义。

  在英烈业绩厅里,记者看到,原先英烈墙的梯形卧碑都变成了一块块汉白玉石板,嵌在墙面上,这也是整个展厅最震撼人心的一部分,在灯光的映衬下,一个个金色的烈士姓名显得格外耀眼,轻抚着他们的名字,时间仿佛又回到他们浴血奋战的那一刻。

  科技手段打造智慧化场馆,多媒体展示提升参观体验

  在平津馆此次的改陈中,着重对公共服务系统、观众预约系统、语音导览系统以及互动体验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场馆的智慧化。展厅内分布了7个多媒体展示平台,为观众了解更多的党史、军史知识,进行拓展阅读提供了便利。

  平津战役沙盘推演、新保安战役、开国大典……大量多媒体影像资料,分别展示出平津战役前全国的战略形势,新保安围歼战、张家口追歼站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天津总攻中万炮轰鸣场面,金汤桥上两支部队会师的热烈欢呼场面,广大农民车轮滚滚支援前线场景以及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的时代最强音的历史画卷……为观众呈献出了精彩震撼的视听艺术盛宴。

  此外,在展线上,还加入了许多老战士珍贵的采访视频,通过口述的形式为观众讲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的“初心使命”。

  王培军表示,要以场馆基本陈列改陈为契机,管好、用好并不断壮大这个红色阵地,讲好红色故事,讲好党史,传播时代最强音。(记者 刘茵 摄影 姚文生)

(责编:李丹、崔新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